游客
题文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科举制以国家的力量倡导读书,客观上为普及文化、传播文明发挥了积极作用,依考试成绩择优录用,也激励了读书人勤学苦读的上进心。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它首先开创于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30多位春秋以来的著名大商人立传。他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提出政府对商人要“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司马迁肯定工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B.体现了当时的主流思想
C.工商业官营与私营的竞争日趋减弱 D.司马迁维护商人的利益

2013年7月16日清华大学4000多名研究生在校体育馆上了“最后一课”,校长陈吉宁的临行叮嘱聚焦于两个字:良知。良知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社会道德的底线,就是要知耻、知愧、知恩。我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要“致良知”、“知行合一”。该思想家是

A.孔子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唐文宗太和五年(831)有左右巡使上奏说,长安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
坊市界限已经不复存在
B
《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
太平天国运动为近代化创造了前提
C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
表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
罗斯福新政解决了农产品市场供应不足的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