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基本代表出生或迁入 |
| 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
| 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
| D.若X表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则②表示光合作用 |
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
|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
|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
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 A.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⑤ |
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
| A.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 |
| B.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
| C.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
| D.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
经调查数个不同海岸的笠螺种群,发现其体长分布、种群生物量(该种群所有生物个体的有机物总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右图甲、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与生物量呈线性关系 |
| B.种群密度愈大,个体的体型愈小 |
| C.个体体型的差异,随着种群的生物量增加而逐渐变小 |
| D.个体间的种内斗争,在种群密度低于每平方米400只时最强 |
分析右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C时期 |
| B.C~D阶段种群数量仍在增长 |
| C.该种群数量在E点达到K值 |
D.B时期是种群增长率最快的 时期,种群数量在K/2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