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9所示的关系。
(1)试根据此图说出至少两条相关信息。
(2)太阳的能量来自下面的反应:四个质子(氢核)聚变成一个α粒子,同时发射两个正电子和两个没有静止质量的中微子,已知氢气燃烧与氧气化合生成水,每形成一个水分子释放的能量为6.2 eV,若想产生相当于太阳上1 kg的氢核聚变成α粒子所释放的能量,须燃烧多少千克氢气?α粒子质量mα="4.0026" u,质子质量mp="1.00783" u,电子质量me=5.48×10-4 u(u为原子质量单位,1u=1.6606×10-27kg,1u相当于931.5MeV的能量)
如左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的倾角为q=37°,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0.25,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的力F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力F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右图所示(以平行于斜面向上为正方向,g=10m/s2,sin37°=0.6,cos37°=0.8),求:
第1s和第2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和a2;
前4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s。
如图所示,三根轻线结于O点,并分别与套环A、B和重物C连接,A、B环重均为50N,套在水平横杆上,C重为120N,AO与BO两线等长并与横杆的夹角均为37°,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sin37°=0.6,cos37°=0.8)求:
AO与BO两线中的张力大小;
A环所受杆的弹力与摩擦力的大小;
若将B点向左移一点后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与原来相比,A环所受线的拉力、杆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分别如何变化?
有甲、乙两运动员做接棒练习,甲在接力区前s0=18m处作了标记,并以v1=8.5m/s的恒定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的同时起跑,并做匀加速运动,在速度达到v2=8m/s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求: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s。
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下,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长为l的绝缘轻杆可绕固定轴O在竖直面内无摩擦转动,两个小球A、B固定于杆的两端,A、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A带负电,电量为q1,B带正电,电量为q2。杆从静止开始由水平位置转到竖直位置,求:

在此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在竖直位置处两球的总动能为多少?
若将轻杆弯折成如图所示的“Γ”形,两边互相垂直、长度均为l/2 ,两端各固定一个金属小球A、B,在竖直向下,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已知A球质量m1=m,电量为+q,B球质量m2=7m/2,B球也带负电,电量为-q。现将“Γ”形杆从OB位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求:OB杆能转过的最大角度为127°,则该电场强度的大小为多少?
当两球的速度达到最大时,OB杆转过的角度为多大?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长为L=2m、宽为d=1m的金属“U”型导轨,在“U”型导轨右侧l=0.5m范围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在t=0时刻,质量为m=0.1kg的导体棒以v0=1m/s的初速度从导轨的左端开始向右运动,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λ=0.2Ω/m,不计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接触电阻及地球磁场的影响。求:
导体棒从t=0时刻开始向右运动直至末速为零所需的时间;
导体棒从t=0时刻开始向右运动直至末速为零时离左端的位置;
4s内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并判断电流方向;
4s内回路产生的焦耳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