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苯酚,则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弱 |
B.一定条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 |
C.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mol,完全燃烧生成3molH2![]() |
D.硬![]() |
利用如图所示原电池可测量空气中Cl2含量,其中电解质是Ag+可以自由移动的固体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子经外电路流向Pt电极 |
B.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Ag+数目减少 |
C.正极反应:Cl2+2e—+2Ag+ = 2AgCl |
D.空气中c(Cl2)越大,Ag极消耗速率越快 |
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s) |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
C.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
D.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
B.将少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2Fe2++Cl2===2Cl-+2Fe3+ |
C.将大理石投入到足量盐酸中:CO32-+2H+===CO2↑+H2O |
D.Fe3O4与足量稀HNO3反应:3Fe3O4+28H++NO3-===9Fe3++NO↑+14H2O |
下图所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一定条件下,X和Y反应生成Z,由图1推出该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X + 3Y![]() |
B.图2表示NaOH溶液滴加到0.1 mol/L的一元酸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常温下),该实验最好选取酚酞作指示剂 |
C.常温下,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醋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3所示。当7<pH<13时,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
D.用硝酸银溶液滴定等浓度的A-、B-、C-的混合溶液(均可以与Ag+反应生成沉淀),由图4可确定首先沉淀的是C- |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氨气,且能够防止倒吸 |
C.以NH4Cl和熟石灰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制备少量NH3 |
D.装置④可用于制取并收集干燥的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