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是C、H、O、N
B. 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需要①
C. 由③可知细胞膜是双层膜,其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D. 箭头表示某种物质被转运至细胞内
假说-演绎法包括“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六个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
C.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解释有性生殖生物所有相关性状的遗传现象 |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人类探索遗传物质过程中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R型菌与S型菌的DNA混合培养,R型菌都能转化为S型菌 |
B.噬菌体吸收和利用培养基中含有35S的氨基酸从而被标记 |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思路相同 |
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酶①能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 |
B.图中可体现出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
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
D.若该DNA分子中复制前有1 000个碱基对, 其中A 200个,则图示过程完成共需原料C 300个 |
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DNA连接酶 |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
一个基因型为TtMm(两对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所产生的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