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逐步衰退。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回答43-44题。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上升 | B.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
C.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 D.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 |
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是
A.美化环境,消除污染,开拓市场 |
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一产业,调整工业结构 |
C.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美化环境 |
D.进行工业区的总体![]() |
夏季风北边缘线表示夏季风到达的最北边界,其位置随夏季风强弱而移动。毛乌素沙地在距今约10000~8500年期间风沙堆积,约8500~3000年期间土壤发育。如图示意最近几十年夏季风北边缘线的平均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毛乌素沙地10000年以来的变化过程,反映了夏季风北边缘线( )
A. |
持续往东南移动 |
B. |
先向东南再向西北移动 |
C. |
持续往西北移动 |
D. |
先向西北再向东南移动 |
(2)毛乌素沙地湖沼沉积增强期间,河西走廊中部地区广泛发育( )
A. |
森林土 |
B. |
草原土 |
C. |
荒漠土 |
D. |
高寒土 |
人口流动包括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依据人口流动空间范围,将其划分为跨省、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三种方式。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对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起重要作用,但持续的人口流动造成一些中小城市人口净流出。表格为2011~2018年我国中小城市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方式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跨省 |
0.39 |
0.42 |
0.38 |
0.36 |
0.36 |
0.36 |
0.36 |
0.37 |
省内跨市 |
0.29 |
0.27 |
0.30 |
0.31 |
0.30 |
0.30 |
0.29 |
0.28 |
市内跨县 |
0.32 |
0.31 |
0.32 |
0.33 |
0.34 |
0.34 |
0.35 |
0.35 |
(1)表中数据反映中小城市( )
A. |
2011~2014年跨省和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变化趋势相同 |
B. |
2015年和2016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数量相同 |
C. |
2011~2018年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波动上升 |
D. |
2011~2018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基本均衡 |
(2)中小城市应对人口净流出,可以( )
①发展劳动力节约型产业
②鼓励返乡创业
③引导非核心功能疏解
④放宽落户政策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如图示意我国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点各月平均气压状况。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1)甲、乙、丙、丁四个站点分别位于( )
A. |
海口、武汉、乌鲁木齐、拉萨 |
B. |
武汉、海口、拉萨、乌鲁木齐 |
C. |
乌鲁木齐、武汉、拉萨、海口 |
D. |
武汉、乌鲁木齐、海口、拉萨 |
(2)丙地气压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热,气流辐合
②夏季热,气流辐散
③冬季冷,气流辐合
④冬季冷,气流辐散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3)影响四地气压年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理纬度
②天气状况
③海拔高度
④海陆性质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藏色岗日位于羌塘高原(青藏高原主体)中北部。表格示意2006~2015年藏色岗日不同朝向冰川数量和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冰川朝向 |
2006年 |
2015年 |
||
数量(条) |
面积(km2) |
数量(条) |
面积(km2) |
|
西北 |
18 |
22.3 |
19 |
21.9 |
北 |
12 |
13.4 |
12 |
12.9 |
东北 |
13 |
89.6 |
13 |
87.9 |
东 |
12 |
64.5 |
13 |
63.6 |
东南 |
5 |
9.4 |
5 |
9.1 |
南 |
5 |
72.9 |
5 |
72.2 |
西南 |
6 |
8.0 |
6 |
8.2 |
西 |
11 |
22.0 |
11 |
21.8 |
(1)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2006~2015年期间,该区( )
A. |
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南朝向小,平均面积较大 |
B. |
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北朝向小,平均面积较小 |
C. |
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南朝向大,平均面积较小 |
D. |
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北朝向大,平均面积较大 |
(2)与其他朝向相比,西南朝向冰川面积增加,原因可能是( )
A. |
受全球变暖影响较小 |
B. |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
C. |
山地植被覆盖率较高 |
D. |
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
(3)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该区冰川整体上( )
A. |
保持稳定不变 |
B. |
处于退缩状态 |
C. |
正向山麓延伸 |
D. |
处于扩张状态 |
由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加持的智慧交通“大脑”正助力重庆市交通管理部门打通城市交通“肠梗阻”。如图示意重庆市城区局部街景。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1)架设在高楼层的高空人行天桥数量和分布是重庆智慧交通“大脑”掌握的重要信息。重庆城区高空人行天桥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势起伏大 |
B. |
高层建筑多 |
C. |
河网密度大 |
D. |
地面车流多 |
(2)支撑重庆智慧交通“大脑”运行的关键数据包括( )
①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数据
②居民出行时空动态数据
③不同路段的即时车流量和人流量
④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3)为缓解重庆市交通堵点压力,下列应用智慧交通“大脑”可实时做到的是( )
A. |
分析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预测交通出行人数 |
B. |
分析居民出行的习惯和频率,优化居民出行方式 |
C. |
分析过江通道的数量和交通量,给出车辆通行建议 |
D. |
分析多层立交桥的通行出错率,合理布置交通指示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