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
D.是南京临时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
流行语言实际上代表了某一时期的阶段特征,下列流行语不能够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的是
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特点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五四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是保证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关中国近代以来宪法的制定,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制定的 |
D.《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文件 |
孙中山曾说:“在国家之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好道德还是要保存。”下列对文中“忠”含义较准确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 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
C.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外国人不称职的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