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70年代,中国出现的近代第一批优秀的民族工业包括
| A.上海发昌机器厂 | B.轮船招商局 |
| C.江南制造总局 | D.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 A.中共一大 | B.中共三大 | C.八七会议 | D.遵义会议 |
该图中两位历史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共同贡献是( )
| A.领导武昌起义 | B.创立中国共产党 |
| C.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 D.开展敌后抗日斗争 |
“此次沪上风潮始有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由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这段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历史上的()
| A.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成立 | B.北伐战争 | C.五四运动 | D.秋收起义 |
1918年12月,《每周评论》在发刊词中说:一战的结果是"公理战胜了强权",这一论点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当时()
| A.号召人民为真理而斗争 |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
| C.认识到了一战的实质 | D.向十月革命致意 |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 | B.中华民国的成立 |
| C.清帝下诏退位 | D.《临时约法》颁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