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打点纸带,在纸带后段每两个计时间隔取一个计数点,依次为1、2、3、4、5、6、7,测量各计数点到第一个打点的距离h,并正确求出打相应点时的速度v.各计数点对应的数据见下表:
计数点 |
1 |
2 |
3 |
4 |
5 |
6 |
7 |
h(m) |
0.124 |
0.194 |
0.279 |
0.380 |
0.497 |
0.630 |
0.777 |
v(m/s) |
|
1.94 |
2.33 |
2.73 |
3.13 |
3.50 |
|
v2(m2/s2) |
|
3.76 |
5.43 |
7.45 |
9.80 |
12.3 |
|
(1)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v2—h图线;
(2)由图线可知,重锺下落的加速度g′= ▲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据作出的图线,能粗略验证自由下落的重锺机械能守恒的依据是 ▲ .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三点A、B、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已知电场线平行于△ABC所在的平面,一个带电荷量q=-2×10-6C的点电荷由A移到B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1.2×10-5J,由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6×10-6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两点的电势差UBC=3V
B.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
C.负电荷由C移到A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
D.正电荷由A移到C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出: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一组同学在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 |
在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M一定,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平衡摩擦力时操作不当,二位同学得到的a―F关系分别如下图C、D所示(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其原因分别是:
C图: D图:
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演示实验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
B.若只用一根弹簧秤时的拉力是合力,则用两弹簧秤时的拉力是分力 |
C.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的拉力的效果相同 |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又要保证橡皮条结点的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 |
图线.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X,且X1=0.96cm,X2=2.88cm,X3=4.80cm,X4=6.72cm,X5=8.64cm,X6=10.5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
率为50Hz。根据纸带完成下列问题。(保留三位有效数。) 打计数点2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2= m/s, 打计数点4时纸带的速度大小
V4= m/s。(4分) 在坐标纸中画出纸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4分)
根据图线可知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
a= m/s2。
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弹簧的形变量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