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
实验预期结果 |
|
预期结果序号 |
子代表现型 |
|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
1 |
与甲种一致 |
2 |
与乙种一致 |
|
乙的DNA+甲的蛋白质 |
3 |
与甲种一致 |
4 |
与乙种一致 |
A.1、3 | B.1、4 | C.2、3 | D.2、4 |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烯浓度高脱落率不一定高 |
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 |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
D.农业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讲,若没有突变,进化将不可能发生 |
B.迁入、迁出不会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不定向的 |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下面左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图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D段含有4个染色体组,12个DNA分子 |
B.FG段可发生基因重组 |
C.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是在AB段发生了基因突变 |
D.右图中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曲线图的HI段 |
下列有关实验或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研究遗传病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需分析患者家系系谱图 |
B.统计显微镜下各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期时间的长短 |
C.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 |
D.加入无水乙醇越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绿色越深 |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和生长激素的合成都能够体现“基因选择性表达” |
B.细胞凋亡可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
C.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为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原因 |
D.衰老细胞核体积增大,物质运输的功能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