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57.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2亿元;少数民族的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40岁以下提高到如今的70岁左右。以上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因于
A.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更多的经济自治权 |
B.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 |
C.我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 |
D.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
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这一问题,假如你是人大代表,可以()
A.行使立法权,完善有关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的法律法规 |
B.行使决定权,统筹规划各级政府的财政教育经费投入 |
C.行使质询权,督促各级政府依法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投入 |
D.行使提案权,联名其他代表制定财政教育经费使用计划 |
近年来,我国政府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从监督体系上看,对我国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
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③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④ |
到2011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式形成。这体现了( )
①我国公民所有权利受到保护 ②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的实现
③我国整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某地政府采取了“一站式办公”、“网上审批”等措施为民服务。这些做法既节省了群众的时间和费用,也增进了群众对政府的感情。这充分反映了()
A.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
B.弱化政府职能是大势所趋 |
C.只要简化办事程序,就能够建成服务型政府 |
D.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位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从而,备受争议的“农民1/4选举权”将成为历史。这说明()
A.我国城乡居民享有同样的民主权利 | B.我国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 |
C.选举权的主体已覆盖了我国所有公民 | D.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