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1)中央集权的强化 (2)思想控制的加强 
(3)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4)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2)(4) B.(1)(2)(4) C.(1)(3) D.(1)(2)(3)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满清政府曾颁旨宣谕称:“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亟应变通尽利,加意讲求。”这一材料表明

A.清政府接受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B.洋务运动导致清廷的日益贫弱
C.清政府阻挠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D.清政府改变重农抑商传统政策

下图为某一历史时期“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该图制作者所持的疆界观

A.最终形成于17世纪的下半期
B.伴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而形成
C.是英国迈向近代化的必然产物
D.反映了东西方的联系开始加强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任何行为。”这段话旨在

A.否定信徒日常行为的社会价值
B.肯定信仰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C.抨击教皇和教会存在的必要性
D.强调“道”所体现的重要作用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甲骨文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B.甲骨文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C.楷体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D.楷体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事皆自决,不任群臣……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唐太宗汲取此教训,主要的做法是

A.发挥三省的监督牵制作用
B.完善朝议谏诤制度
C.明晰六部的行政职能
D.开科取士,广纳人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