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2009年是中国经济比较困难的一年,却是房地产行业创造奇迹的一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3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1%;商品房销售额4.4万亿元,同比增长82.8%。针对这一现象,某政协委员指出:从短期看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是推动GDP增长的最好手段,但从长远角度看,老百姓手里没钱,即使有钱也攒着买房子,不利于对内需的持续拉动。面对房价过快上涨,各级政府要积极承担起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分析为什么地方政府要积极承担起责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个世纪50年代,当我们党开始建设新中国的时候,“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当时中国人普遍的梦想。在后来的30多年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国家工业化”又升华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在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深化,2008年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新要求。
材料二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结合材料一、二,请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下列表1与表2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当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
材料二2013年5月25日,李克强总理在瑞士参观访问。一位瑞士大学生问他,作为中国总理是否还有时间读书,李克强笑着回答,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总理在追忆自己燕园生涯时说:“我来这里寻觅的不仅仅是知识,亦是为陶冶一种性情,修养一种学风。”前总理温家宝说“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2)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说说为什么两位总理都如此重视阅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的主题词之一。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让人们不禁担忧:当几亿农民脱离土地,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那些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居将如何保存?一些文物古迹是否会在铲车声中一去不复返?那些符合农村生活节奏的剪纸、刺绣、蜡染等民间技艺又何以存活?怎样才能既保持原有的历史因素,又能融入新的现代化因素,避免“千镇一面”?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人们产生上述“担忧”的原因。
材料二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欧洲各国都有重视历史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的正面例证,巴黎、伦敦、罗马等世界名城虽然发展模式不一,但总体上保持了历史风貌,城市文化品位较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近些年来,欧洲城市更加注重智能、绿色、低碳,努力探索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办好艺术盛会,建设文化强省”是齐鲁儿女的铮铮誓言。“十艺节”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举办的第一个国家级艺术盛会。办好“十艺节”,是实践文化强国、民族复兴和山东省“文化强省”战略的实际行动。山东省拟重点抓好大型音乐史诗《黄河入海流》、吕剧《百姓书记》、京剧《瑞蚨祥》、杂技剧《聊斋遗梦》等重点传统规划项目。这是传承和弘扬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从“文化与生活”的角度,分析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为3000万吨左右,营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材料二:宝钢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 “三战略、一注重”原则:即,实施钢铁精品战略,建成中国钢铁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基地;实施适度相关多元化战略,除钢铁主业外,还涉足贸易、金融、工程技术、信息、煤化工、钢材深加工、综合利用等多元产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已形成了近20个境外和国内贸易公司组成的全球营销网络;注重环境保护,着力打造产品质量。同时,宝钢热心回报社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企业的社会形象很好。
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宝钢的发展对企业的经营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