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进入了“新常态”。
材料一:从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转向扩大消费的发展战略,鼓励消费,促进民生,老百姓可消费、能消费的选择更多了,频次也更密了,但消费支出也更多了。这样一个新常态,你我认识清楚了吗?适应了吗?
材料二:一方面,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飞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渠道和更具吸引力的薪酬;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产能过剩的行业举步维艰。传统、低端的岗位用人需求萎缩,而随着新技术新科技的发展,新型的行业和职业也不断涌现。这样一个新常态,你我准备好了吗?
材料三:近十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超10%,人均收入已超600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面临重大调整。国务院最近提出,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要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税费、价格、土地、就业政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作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形成投资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市场。
(1)请结合材料一、二,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识,说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应如何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
(2)请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发展体育产业的有利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五对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的意义。某班组织学生对新世纪以来中央的10个“一号文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理性总结。
第一个 2004年集中强调了农民增收问题
第二个 2005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第十个 2013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研究结论:历次“一号文件”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总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一号文件”的发出,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1)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材料六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农业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业资源要素流失加快。必须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2)运用辩证法知识说明,改革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强大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面积一度达到143万平方公里,雾霾天气甚至波及周边国家。这些地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这次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一方面,8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快速增长、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日本和欧洲高15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
材料二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考量着党和政府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智慧。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提出政府防治雾霾灾害可采取的措施。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谈谈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应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财政收入 |
18.5% |
24.24010 |
31% |
23.1% |
11.7% |
21.3% |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
10.33% |
12.09% |
17.24% |
14.47% |
8.83% |
14.2% |
材料二“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l 1.2%,到2010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97983亿元,为“还富于民”提供了物质基础。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让民众收入跑赢CPI,分享GDP发展实惠,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
(1)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怎样实现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以促进社会公平?谈谈你的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毕业于某知名艺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小董,梦想成为一名大公司的时装设计师。然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竞争压力,谋职中的小董屡屡碰壁。痛定思痛,2011年春,小董在朋友的建议下,结合自身特长,在淘宝上开办了服装定做小店“布衣不舍”。开始,他专门定制礼服、大衣,问津者甚寥。后来,他虚心学习营销学、心理学知识,并请教网上知名店家,决心打造特色小店。她从定制个性文化衫开始,逐步扩展到绣花、印字、烫画、定做学生班服、亲子装、舞台装等多种定制业务。由于款式新颖、价格便宜、发货及时、售后完善,目前,小店在淘宝中已小有名气。回顾创业的经历,小董不无感慨:创业者有成功的一面,更有背后的艰辛。不要盲目选择,选择了,就不要轻易放弃。把信念揉进每件小事,成功便增加一份坚实。
(1)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评析小董的创业经历。(10)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做为劳动者怎样实现就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型和微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如加大信贷支持,减半征收所得税、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材料中国家的救企政策体现唯物论的哪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