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80°22′00″S,77°21′11″E)地区建成,并正为下一步建立天文台做准备。昆仑站海拔4087米,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读图完成27——28题。与中山站、长城站相比,昆仑站建设中的困难主要有 ( )
①极度严寒 ②极度缺氧
③极昼期短 ④暴雪天多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在冰穹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
A.海拔高,气温低 | B.暴风雪,纬度高 |
C.极夜期长,空气稀薄 | D.全天空,观测视角广 |
如图为某地区山顶与相邻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A.山顶昼雨少 | B.河谷盆地夜雨多 |
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
产生图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热力环流 | B.太阳辐射 | C.植被状况 | D.大气温度 |
如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读图,回答问题: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地貌考察,该考察线路的直线距离约为( )
A.280千米 | B.550千米 | C.760千米 | D.1 100千米 |
科考队在野外考察之际,当地的天气状况是( )
A.低温干燥 | B.晴朗干燥 | C.高温多雨 | D.温和多雨 |
如图为“某区域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问题。
假如气压变化只与气温变化有关,下列四个地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40°N,130°E) | B.(40°N,140°E) |
C.(30°N,120°E) | D.(30°N,130°E) |
该时间段,M点( )
①由偏南风转偏西风 ②风力减弱 ③天气晴朗 ④气温降低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气温距平(单位:℃)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如图是亚欧大陆部分地区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图。读图,回答问题。与图示较吻合的季节是( )
A.冬季 | B.春季 | C.夏季 | D.秋季 |
图中P点数值及原因分别是( )
A.大于-4℃ 地处中纬 | B.小于-4℃ 深居内陆 |
C.大于-4℃ 地势低平 | D.小于-4℃ 西风影响 |
读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如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回答问题。图中曲线中( )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
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
A.云量厚度 | B.地势高低 |
C.太阳高度 | D.植被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