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能体现公平性原则的是
| A.焚林而猎 | B.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
| 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 D.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问题。
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 A.借助RS技术 | B.借助GPS技术 |
| C.借助GIS技术 | D.实地考察 |
图中乙、丙、丁三地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
|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
|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
|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
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多为水田,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程度高 |
| B.温带季风气候,优越的水热条件,使其农作物能够一年两熟至三熟 |
| C.长江三角洲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甜菜、棉花 |
| D.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发达 |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问题。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
|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 D.内蒙古大草原 |
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东六区)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并引起海啸,高达近10米的巨浪袭击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这次罕见的灾难在印尼总共造成至少18万人死亡,许多人被卷入大海,尸骨无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地震时,当地区时约为( )
| A.26日10时58分 | B.26日6时58分 | C.25日6时58分 | D.25日8时58分 |
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海啸是属于海水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属于( )
| A.波浪 | B.潮汐 | C.洋流 | D.风浪 |
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
①人口老龄化②沿海人口密度大③多河流入海口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此次东南亚、南亚地区和北印度洋海域发生的海难事故属于( )
| A.气象灾害 | B.洪涝灾害 | C.地质灾害 | D.水文灾害 |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地区 |
亚洲 |
欧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 主要 灾害 种类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台风 龙卷风 |
酸雨 雪灾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 |
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流失 酸雨 |
干旱 洪水 水土流失 |
干旱 土壤盐碱化 生物灾害 |
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
| A.台风、洪水、沙漠化 | 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 |
| C.干旱、洪水、蝗灾 | 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 |
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
|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
|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O℃ |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