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普京总统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外部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
B.制度因素: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影响了其发展 |
C.领导因素: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加快了苏联解体的过程 |
D.民族因素:民族问题是毁灭联盟的火药桶 |
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出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
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 B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
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 D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等十几个民用企业。从中可以得出()
A时下“士农工商”四民观念淡薄 B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丰厚
C他们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D政府大力扶植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了英国人赫德对中国戊戌变法的看法,赫德的意见如下: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对赫德的评论认识正确的是
A.赫德揭示了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
B.赫德把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康有为等人的筹划失败 |
C.赫德认为宣统皇帝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
D.赫德认为维新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关于1861 年俄国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改变了地主土地占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 |
B.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封建残余 |
C.在农民起义基础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
D.使两国成为名列前茅的世界资本主义强国 |
百日维新期间没有提出开国会、设议院,是因为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 D.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