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面某产业可能建厂的地点和成本分析表,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该产业最好建在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回答29-30题。

各企业集聚在第一阶段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 B.加强相互竞争
C.靠近原料产地 D.获取邻厂信息

影响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劳动力和市场 B.市场和技术
C.劳动力和技术 D.动力和技术

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下图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图中甲、乙、丙分别为

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
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
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
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

该村最可能位于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23-24题。

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 B.滞后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

产生字母E—F现象的原因不是

A.城市环境污染 B.城市交通拥挤
C.城市房租昂贵 D.城乡差别拉大

读图,回答21-22题。

图中a、b、c、d四地中形成城镇规模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在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

A.土地生产力 B.水资源 C.基础设施 D.经济规模

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2008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A.自来水厂 B.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C.造纸厂 D.大型超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