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请回答:
(1)《航海条例》是谁颁布的?其目的是什么?
(2)《航海条例》的颁布引发了什么后果?
(3)为维护英国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克伦威尔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8分)
在创立新土耳其后,凯末尔转而致力于创造新土耳其人这一同样艰巨的任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新土耳其”的国家性质是什么?(2分)
(2)凯末尔为“创立新土耳其”和“创造新土耳其人”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阅读下列材料:
(1942年2月5日,蒋介石应英国驻印总督林利思戈勋爵的邀请访问印度。)
……
甘地是一位具有狂热宗教信仰的人,他所阐释的这些不合作运动内含的哲理,对抱现实主义态度的蒋介石来说,并不是很感兴趣。出于礼貌,蒋口头上只好连连说:“柔能克刚,柔能克刚,这是我们东方哲学的奥秘所在。”
饭后不到半小时,甘地就要求继续上午的谈话了。蒋介石单刀直入地开口问:“如果日本和德国入侵印度,你也用不合作的方式对待他们吗?”
甘地毫不犹豫地答道:“不合作!绝对的不合作。”
蒋说:“先生自1901年以来,对抗英国,谋求印度独立,艰苦奋斗已达40多年,时间不算短,然事业尚未成功。对过去的事不必重视,我们应该重视的是现在和将来;那么,如果英国答应了5年或10年让印度独立,这样便实现了您奋斗的目标,先生愿意现在同英国合作吗?”
甘地答称:“如果英国以我停止活动为条件,答应5年或10年后我们独立,我必定加以拒绝。因为不合作主义是真理,而真理的追求是不能半途而废的。”“国民大会党在华尔特哈会议上,曾考虑同英方合作,所以我就退出了国民大会党。因为这个所谓合作,实际上就是同暴力合作,而独立是绝不能用与暴力合作的代价换得。否则我的50年生命史就将重新写过。因此,我只能和真理合作,绝不能和谬误合作。”
蒋介石看到老头儿的意志如此坚决,感到说服他的可能性甚为渺茫了。于是为争取主动,便改口道:“不合作的方式用在印度或许是正确的,对此我并无异议。我也不想要先生改变自己的信仰。我只是希望,你们能动员印度国民参战,站在同盟一边,一起打败日本、德国法西斯,这样,在战后和平会议上,中国就可提出让印度出席会议,并共同为争取印度的独立自由而努力。若同盟有异议,我保证中国以退出和会表示抗议,并与印度一起采取进一步的一致行动。如果今天你们对这场战争再袖手旁观,或采取中立态度,那将成为印度解放史乃至人类解放史中的最大缺憾。”
蒋介石这次访问印度的一片苦心至此已和盘托出,然而甘地对此不以为然,他反驳说:“世上只有受难者才知道受难者的苦痛,所以我对中国在抗战中做出的牺牲,怀着很深的同情。但是,阁下,贵国既然是英、美的同盟国,那么请问,为什么这次战争最重要的决策机构——盟国参谋总长联席会议,至今没有中国代表参加呢?可见英、美的‘民主’、‘同盟’是假面具。为了维护白人的利益,他们是绝不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东方民族的。战时对你们尚且如此,战后和会上我们将处在什么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恕我直率提出,阁下岂忘了当年的‘凡尔赛和会’了吗?”
甘地虽居乡村,但却熟知天下大事。他的这席话说得蒋介石无词以对,颇为尴尬。
——摘自《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团结出版社2007年1月版)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甘地的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

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
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抚,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蔽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宋大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
度……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条)?(4分)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非大坏则不更造”和材料三“适应于时代”的理解。(4分)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对本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调整和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必须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货币流通,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引自《列宁全集》42卷
材料三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傅任敢译《全国产业复兴法(1933年(节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的“再后退”退到了什么地步?“后退”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
(4)依据以上三则材料,指出苏、美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各有何特点?

(8分)文学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各属何种书法字体?
(2)图三属于中国画哪一画种?请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主要的艺术特点。
(3)依据图四,说明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是什么?(1分)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 (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