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即 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⑴这首诗首联上句“暖”字体现了诗人炼字的功夫,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 ▲ ▲
⑵颈联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 ▲ ▲
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
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忆旧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这首词上阙写景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
这首词主要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这样认为的依据是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①,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 ①凭仗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中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本词上片中的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
答: 本词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
《读山海经》①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②,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③,良辰讵④可待!
注释:①《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②干戚:盾牌和板斧。③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④讵:岂。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作者在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 |
B.“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 |
C.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写了这两个英雄的悲剧。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失败,表达自己失落消沉之情。 |
D.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 |
《归去来兮辞》中有“乐琴书以消忧”一句,请问作者在“忧”什么?联系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读山海经》①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②,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③,良辰讵④可待!
注释:①《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②干戚:盾牌和板斧。③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④讵:岂。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作者在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 |
B.“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 |
C.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写了这两个英雄的悲剧。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失败,表达自己失落消沉之情。 |
D.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 |
《归去来兮辞》中有“乐琴书以消忧”一句,请问作者在“忧”什么?联系本诗,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