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A.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扩大 |
B.墨子主张选举贤能深得士人拥护 |
C.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深得人民拥护 |
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的主张 |
列宁在论述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道路时说:“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是问题的实质上,这就提供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俄国二月革命后取得了不流血的革命胜利 |
B.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完全错误地分析了革命形式 |
C.俄国二月革命后走上了与列宁此时设想相反的道路 |
D.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完全按照此时列宁的设想发展 |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引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这首诗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 |
B.诗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与国民党展开战略决战 |
C.“天翻地覆”是指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
D.占领南京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这说明了()
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 |
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
C.中国共产党维护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 |
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了团结合作的新篇章 |
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①我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18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②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③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土改运动;④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这段文字的四处叙述中,与史实相比()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 B.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
C.②③④正确,①错误 | 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