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是德国医生在1906年发现,中译为阿兹海莫症( ),俗称老人痴呆症。病人的记忆与认知机能衰退,行为偏差,甚至有些狂想,逐渐丧失了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随病情恶化,运动机能渐差,步伐缓慢、不稳,动作协调不佳,宛如巴金氏症( )。1960年代,学者发现病人的中枢乙酰胆碱细胞发生病变,尤其是从皮层下组织投射到大脑皮层和脑
边缘系统的胆碱性神经径路明显退化,显示涉及这种疾病的神经传递物不只一种,异于巴金氏症。病患的中枢神经组织有神经斑()与纤维结(),这是神经细胞病变后与一些物质纠缠一起而形成。神经斑含有蛋白质(简称Aβ),纤维结则有蛋白质。是由40-42个胺基酸组成,其前驱物是跨膜蛋白质。刚形成时具可溶性,过量时会与其它物质结合,而沉积在细胞外。发炎反应及粒线体氧化压力( )过度皆会加速的沉积过程。更严重的是分解乙酰胆碱的乙酰胆碱酯酶会加速不溶性的沉积。
下列哪一叙述不是阿兹海莫症病人的共同特征?()
A. |
A 记忆衰退、运动功能差、步伐缓慢 |
B. |
B 前驱物蛋白质聚集在神经细胞外 |
C. |
C 可能聚集起来并参与神经斑的形成 |
D. |
D 组织构造显示中枢神经细胞外出现神经斑 |
等位基因A和a的最本质区别是 ()
A.A对a起显性作用 | B.基因A能控制显性形状,基因a能控制隐性形状 |
C.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 | D.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基因A和基因a分离 |
下图是一个某遗传病的家谱。3号与4号为异卵双生。他们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A.5/9 | B.1/9 | C.4/9 | D.5/16 |
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
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
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A.9/16 | B.3/4 | C.3/16 | D.1/4 |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正确的叙述是()
A.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 |
B.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来自细菌 |
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 |
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