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a城是该图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县城,它有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连接城镇a,b,c与沿海大城市d的公路建成以后,a,b,c都有一定的发展,其中b城发展最快,a城发展最慢。读图及相关文字,回答26~28题。a城至今能保留大量古建筑群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外力作用微弱 |
B.运用中西方建筑技术和先进材料,经久耐用 |
C.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 |
D.巨额旅游收入投入其保护维修 |
a城最主要的旅游价值是
A.美学价值 | B.历史文化价值 | C.科学价值 | D.经济价值 |
b城到d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的主要原因是
A.远离河流,避免洪水灾害的影响 |
B.排除了跨越不同行政区域的影响 |
C.为了减缓公路坡度 |
D.尽量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 |
读我国“十一五”规划的两大能源工程示意图,判断下列各题。图中以输送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程是()
A.④ | B.③ | C.② | D.① |
两大能源工程的建设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原因是()
A.提高了电价,使东部地区用电量减少 |
B.降低了电价,使用环保电器的用户增多 |
C.降低了工业生产成本,使环境条件大为改善 |
D.改变了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输入 |
沼泽湿地是湿地的重要类型之一。在2000年进行的湿地遥感普查中发现,我国的沼泽湿地在全国几乎所有省(市)区均有分布,其中又以我国东北的北部,青藏高原边缘以及长江和黄河的河源地区最为集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材料说明()
A.我国只有沼泽湿地一种类型 |
B.沼泽湿地的分布没有任何规律 |
C.沼泽湿地的形成主要和人类活动有关 |
D.沼泽湿地的分布既有广泛性又有相对集中性 |
有“杭州之肾”美誉的杭州西溪湿地,在成因上属于()
A.农耕区的人工湿地 | B.濒海地带的红树林湿地 |
C.平原地区的河湖湿地 | D.冻土区的沼泽湿地 |
东北的三江平原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沼泽湿地分布区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对三江平原的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到北大荒”的过程。这说明()
A.三江平原的土壤不适合发展农业 |
B.开发三江平原的沼泽湿地在经济上不合算 |
C.我国耕地已经太多,需要减少耕地面积 |
D.人们开始认识到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环境价值 |
图为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注:2002年1吨煤的平均价格为160多元;1吨煤可发电2500千瓦时;山西省向外输电的价格为0.245元/千瓦时;同时,输煤需要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完成下列各题。山西电力外调属于“西电东送”工程之一,其主要输入地是()
A.江汉地区 | B.京津唐地区 |
C.辽中南地区 | D.长江三角洲地区 |
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给山西省带来的好处是()
A.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
B.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C.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
D.减少水资源需求,缓和用水矛盾 |
目前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外来人口太多,劳动力过剩 | B.工业发展速度过快,经济效益不高 |
C.产业结构层次太高,员工素质滞后 | D.三废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
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特色是()
A.齐心协力,发展1—2个支柱产业 |
B.一镇一品,各显神通 |
C.统一规划,使工业企业向中心城市集中 |
D.建立以钢铁、机械为主导产业的重型工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