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现代世界各地区大都经历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进程。因为国情的差异,各国的工业化进程各具特色。在此进程中,各国政府也以不同的方式发挥着促进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英国启动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市场、劳动力等要素是怎样获得的?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国的工业化在工业结构方面与十九世纪初的英国有什么不同?
(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出南京国民政府在其统治前期(1927-1936) 采取的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4)指出新中国成立初,党和政府为继续推进工业化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及其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摘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材料二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任何政党的政策如果不顾到这些阶级的利益,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不得其所,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摘自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1941年11月6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如何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1941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四大自由":"在我们力图保持安宁的键后的日子里,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的世界。第一是言论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二十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崇奉上帝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三是不虞匮乏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可以使每个国家保证其居民过上健康的和平时期生活的经济谅解--遍及世界各地。第四十不虞恐惧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世界范围的裁军,并使之如此全面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任何国家都不会出于能对别国采取有形侵略行为的地位--遍及世界各地。"
--(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二 1945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摘自《中共党史参看资料》)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罗斯福强调"不虞匮乏的自由"和"不虞恐惧的自由"的时代背景。
(2)指出毛泽东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解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1834年1月1 日……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了。它的主导者是普鲁士。……各个邦国已经陆续加入关税同盟,以普鲁士为中哼的铁路网逐渐成为连通这片土地的强动有力的动脉。……免费教育从19世纪中期就已开始,……普鲁士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
俾斯麦找到了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发展模式:把国家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由国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导经济运行的方向,用国家的力量建立起全世界柬早的社会福利制度。
材料二 1913年,当德国全面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时,德意志战车启动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成为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材料三 1990年……分裂了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凭借的不再是铁与血,而与120年前相同的是,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这个历经两次世界大战重创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而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它也找到了通过振兴欧洲来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
——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在德国崛起的进程中,经历了哪两次统一和沉沦?
(2)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两次崛起的共同经验?(10分)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为什么说“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6分)
(2)这一时期,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九)发展农业生产,实行春耕秋收的群众动员,解决贫苦农民耕牛农具肥料种子的困难,……奖励外来移民。
(十一)发展工业生产与商业流通,奖励私人企业,保护私有财产,欢迎外地投资,实行自由贸易,反对垄断统制,同时发展人民的合作事业;扶助手工业的发展。
(十四)继续进行消灭文盲政策,……普及国民教育,改善小学教员生活,实施成年补习教育,加强干部教育,……推广通俗书报,奖励自由研究,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与文艺运动……
(十五)推广卫生行政,增进医药设备……同时实行救济外来的灾民难民。
(十六)依据男女平等原则,从政治经济文化上提高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发挥妇女在经济上的积极性,保护女工、产妇、儿童,坚持自愿的一夫一妻婚姻制。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农村的措施及其结果。
材料二邓小平说:“……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采了,面貌就改变了。”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是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以改变农村面貌的?
(3)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