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注释①昆仑:传说中的仙山。②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岛。
(1)有人认为诗中“屠”字用得有异趣,试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2)刘克庄称此诗“识度高远”,结合诗歌,请简要说明此诗的“高远”。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道旁稚子
郑獬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注】①骭(gàn):胫骨,小腿骨,亦指小腿。
诗歌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稚子”形象?诗人刻画这一形象的主要手法是什么?
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郊行(王安石)
柔桑采尽绿阴稀,
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
如何勤苦尚凶饥?
[注]芦箔:养蚕器具,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蚕可在上面吐丝织茧。
请对“柔桑采尽绿阴稀”中的“稀”字作赏析。(4分)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3—14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读下列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少年游 早行
(林 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具体说明。
诗人写“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望蓟门祖 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首联“客心惊”中的“惊”字如何理解?结合前两联简析。
赏析诗歌尾联在写法上的特色,以及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