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下面题目。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山中与元九书
元稹 白居易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注〕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
(1)用一句话解释元诗的标题。
(2)白居易读了元稹的诗说:“至今每吟,犹恻恻耳。”结合元、白诗意,推断白居易内心“恻恻”的原因。
(3)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两诗画线句。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病马
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长吟。
注:①第一首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三年或二十四年(公元740年或741年),诗人当时在河北,山东一带漫游。兵曹,参与军事的小官。②第二首诗大约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当时诗人流落秦州。
(1)两首诗中的马,形象不同但品质相同,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感情基调不尽相同,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咏示客
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释:① 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 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⑴诗人在首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用?
⑵有人说在尾联“笑”字里可见放翁的眼泪。请结合全诗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行香子·过七里滩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七里滩,又名严陵滩,即当年严光垂钓处。严陵,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不受高官,垂钓于风光秀丽的富春江七里滩。
(1)词的上阕写水;下阕以写起,以写山结,中间以“虚老”粘连上下文,然后以“”转出,衔接自然。
(2)评家对词中“过”和领起的后边三个短句,评价甚高,认为极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兰 竹 诗
郑板桥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
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
(2)上面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的小题。
唐多令邓 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1)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
(2)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