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行香子·过七里滩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七里滩,又名严陵滩,即当年严光垂钓处。严陵,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不受高官,垂钓于风光秀丽的富春江七里滩。
(1)词的上阕写水;下阕以写 起,以写山结,中间以“虚老”粘连上下文,然后以“ ”转出,衔接自然。
(2)评家对词中“过”和领起的后边三个短句,评价甚高,认为极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发宜兴
曾畿①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山观水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②梦,不到张公即善权③。
【注】①曾畿:南宋著名诗人,一生喜爱山水名胜。他身处北宋和南宋之交,社会动荡,生活极不安定,经常举家搬迁,然而所到之处,亦不忘游山玩水。②隐士的装束。③张公和善权为宜兴两处风景胜地。“不到……即……”是“不到……就到……”的意思。“忧愁风雨”本是爱国士大夫的夙心,曾畿在诗中却说“听风听雨不妨眠”,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本诗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忆秦娥刘辰翁
中斋①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②,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③。
注释:①中斋:邓剡的号。邓剡,和刘辰翁同乡,曾入文天祥幕府,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不仕。②烧灯节:即上元节(俗名元宵节)。③梅发:白发。“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一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浣溪沙①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①此词作于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任徐州知州时。②耦耕,指两人各持一耜(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词的下阕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各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客舍喜崔补阙司空拾遗访宿①
产纶
步月访诸邻,蓬居②宿近臣③。
乌裘④先醉客⑤,清镜早朝人。
坏壁烟垂网,香街火照尘⑥。
悲荣俱是分⑦,吾亦乐吾贫。
【注】①崔补阙:崔峒。司空拾遗:司空曙。这两人是作者的好朋友,先于作者入仕。作者卢纶,曾三次应举,三次落第。②蓬居:茅蓬,作者自指其室。③近臣:皇帝所亲近的臣子,指两位到访的朋友。④乌裘:指落魄失意。⑤先醉客:比客人先醉的人,作者自指。⑥香街:上朝时经过的街道。火照尘:上早朝时家仆举火引路。⑦分:命运。颈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请简要赏析。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