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峡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体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家贫,刻苦学习。1043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政。工诗文,晚年作品《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忱,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传诵干古的名句。
(1)通常情况下,烟霭都是白色的,在这首词里作者写“寒烟”却着一“翠”字,对此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这首词在摄景取物上的特点(与他人抒写羁旅愁思的作品比较),并探究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2题。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 ①杪:树梢。
1. |
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
2. |
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1~2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1,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2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1居士:指文人雅士。2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 |
"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
2. |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
1.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
2. |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 |
《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
2. |
《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
3. |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 |
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
2. |
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