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

2.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别 匡 山
李白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摇风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注释】①匡山,在四川省江油市北大康乡境内。李白青少年时代曾在此读书习剑、访道寻仙十年左右。
1.本诗首联描绘了匡山景色怎样的特点?中间两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试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诗,简析诗人在尾联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01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2.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子规是哪种鸟的别名?李白的《蜀道难》中哪两句也是写子规的?

(2014届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淮上有怀
姚鼐
吴钩结客佩秋霜 ,临别燕郊各尽觞。
草色独随孤棹远,淮阴春尽水茫茫。
注:①秋霜,这里用来形容吴钩的锋利雪亮。②燕,通“宴”。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2.诗歌的后两句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请结合诗作简要分析。

(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
出塞(其二)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1.试分析诗歌第二句中“寒”字的妙处。(4分)
2.全诗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并简要分析是如何刻画的。(4分)

(届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晚步
【清】历鹗
斜景忽已暝,流莺时一鸣。水光知月出,花落见风行。
僻地非遗世,新畦欲耦耕。孤吟少俦侣,发兴自江城。
①此诗写于厉鹗因家贫租屋东园读书时,两年后,他考中举人。
②发兴:激发意兴。
1.简析颔联是怎样写出诗人散步时的环境的特点的。(4分)
2.请结合后两联简析诗人的思想感情。(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