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二至三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I.甲同学的方案如图所示: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 次。
(2)甲同学重复测定了三次,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
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
| 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
|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
|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则可能造成误差 |
II.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 g,并溶解,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
称量得固体n g。
(1)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 。
(2)洗涤沉淀的操作要点是 。
(3)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但乙同学使用氯化钡溶液而不用氯化钙溶液的原因是 ;测定CO32-的量,若使用氢氧化钡溶液而不用氢氧化钙溶液,结果将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是 。
已知用P2O5作催化剂,加热乙醇可制备乙烯,反应温度为80℃~210℃。某研究性小组设计了如下的装置制备并检验产生的乙烯气体(夹持和加热仪器略去)。
(1)仪器a的名称为 。
(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上述制备乙烯的原理 。
(3)已知P2O5是一种酸性干燥剂,吸水放出大量热,在实验过程中P2O5与乙醇能发生作用,因反应用量的不同,会生成不同的磷酸酯,它们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沸点较低。写出乙醇和磷酸反应生成磷酸二乙酯的化学方程式(磷酸用结构式表示为
) 。
(4)该装置中还缺一种必备仪器,该仪器为 。某同学认为即使添加了该仪器上述装置验证产生了乙烯不够严密,仍须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之前添加洗气装置,其理由为 。
下图是实验室用来验证乙烯与氢气反应产物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装置用来制取乙烯,其中包括的仪器是:
①碎瓷片②石棉网和铁架台③圆底烧瓶④温度计(量程 100℃)⑤温度计(量程200℃)⑥酒精灯⑦单孔塞⑧双孔塞⑨导管。不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其序号)
(2)写出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
(3)此处碱石灰的作用是 。
(4)实验过程中,发现溴水会褪色,可能的原因是 。
(5)装置中点燃的气体刚开始为,出现什么现象可说明生成了乙烷?
实验室制乙烯,常常因为温度过高而使乙醇与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1)写出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Ⅱ、Ⅲ、Ⅳ装置中可盛放的试剂是:(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Ⅰ: 、Ⅱ: 、Ⅲ: 、Ⅳ: 。
| A.品红溶液 | B.NaOH溶液 | C.浓硫酸 | D.溴水 |
(3)能说明二氧硫存在的现象是 。
(4)使用装置(Ⅱ)的目的是 。
(5)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 。
(6)确证含乙烯的现象 。
(7)进行下列实验时,都要使用温度计,回答下列问题:
制取乙烯时,温度计水银球部位应放在 。
石油分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部位应放在 。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方法是将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加热到55~60℃反应,已知苯与硝基苯的基本物理性质如下表所示:
| 熔点 |
沸点 |
状态 |
|
| 苯 |
5.51 ℃ |
80.1 ℃ |
液体 |
| 硝基苯 |
5.7 ℃ |
210.9 ℃ |
液体 |
(1)要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的注意事项是_________。
(2)分离硝基苯和水的混合物的方法是________;分离硝基苯和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取硝基苯:
①用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出该装置的两处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②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
④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的NaOH溶液洗涤,最后用蒸馏水洗涤。
⑤将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1)配制一定比例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 ;
(2)步骤③的加热方式是 ;
(3)步骤④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是 ;
(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的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
(5)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具有 气味的油状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