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
(一)、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现有器材除打点计时器外还有:A交流电源、B直流电源、C纸带、D带夹子的重物、E刻度尺、F天平、G铁架台,其中该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和计算的物理量是:( )
A.下落的高度 | B.重力加速度 |
C.重锤的质量 | D.重锤的下落速度 |
(3)实验中,若打点计时器没能完全竖直,以致于纸带通过限位孔时受到阻力,同时空气也有阻力作用,则比较下落时物体减小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应有ΔEP________ΔEK(填“>”、“<”或“=”)
(4)实验中,若先、后用质量较大的重锤和质量较小的重锤做实验,则比较两种情况下减小的重力势能ΔEP和增加的动能ΔEK,选用质量_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重锤做实验时,其比值ΔEK/ΔEP较大。
(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若实验中所使用的重物质量为m=0.1kg,打点纸带如图所示,O是第一点,OA间还有未画出的点,打点计时间隔为0.02s,则记录B点时,重物的速度vB= ,重物的动能为EK= 。从开始下落到B点,重物的重力势能改变量是ΔEP= ,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的距离h,则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下图中的:( )
在探究两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一同学猜想可能与两电荷的间距和带电量有关。他选用带正电的小球A和B,A球放在可移动的绝缘座上,B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玻璃棒C点,如图所示。
实验时,先保持两球电荷量不变,使A球从远处逐渐向B球靠近,观察到两球距离越小,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再保持两球距离不变,改变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观察到电荷量越大,B球悬线的偏角越大。
实验表明:两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其距离的________而增大,随其所带电荷量的____________而增大。
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
如图所示,E为直流电源,G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圆柱形电极,P是木板,C、D为两个探针,S为开关。现用上述实验器材进行“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
(1)木板P上有白纸、导电纸和复写纸,最上面的应该是________纸;
(2)用实线代表导线将实验器材正确连接。
要测绘一个标有“3V 0.6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V,并便于操作。已选用的器材有:
电池组(电动势为4.5V,内阻约1Ω);
电流表(量程为0250mA,内阻约5Ω);
电压表(量程为03V,内阻约3kΩ);
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 (填字母代号)。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1A)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750Ω,额定电流0.3A)
②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 (填字母代号)。
③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1.5V,内阻为5Ω的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 W。
某同学用量程为I mA、内阻为120Ω 的表头按图(a)所示电路改装成量程分别为Iv和1A的多用电表。图中R1和R2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a)所示的电路,在图(b)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2)开关S闭合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 (填“电流”、“电压,或“电阻”);开关S断开时,多用电表用于测量 (填“电流”、“电压”或“电阻”)。
(3)表笔A应为 色(填“红”或“黑”)。
(4)定值电阻的阻值R1= Ω,R2= Ω。(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某实验小组探究一种热敏元件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现有器材:直流恒流电源(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的电流恒定并且可读出其大小)、电压表、待测元件、保温容器、温度计、开关和导线等.
(1)若用上述器材测量该元件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请你用笔连线画出实物连接图.
(2)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正确连接电路,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并记录电源输出的电流值;
②在保温容器中添加少量热水,待温度稳定后,闭合开关,记录________和________,断开开关;
③重复第②步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
(3)实验小组测得该元件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并据此绘得R-t关系图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线写出该元件的R-t关系式:R=________.
(4)由以上方法测得的电阻值比它的真实值偏________.
(5)如果实验室提供的恒定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为65 mA,但没有合适的电压表,测量热敏元件上的电压应选用的器材为________.(填序号)
A.电压表V1:量程3 V、内阻3 kΩ,定值电阻R1=6 kΩ
B.电压表V2:量程5 V、内阻5 kΩ,定值电阻R2=10 kΩ
C.电压表V3:量程10 V、内阻10 kΩ,定值电阻R3=1 k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