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化学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注:A—H属于下列物质中的六种物质: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稀硫酸、稀盐酸、稀氯水、水、锌粒、铜片、氯化钙、氧化钙、四氧化三铁、氧化铜、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氯气、氯化氢、氨气、氮气、氧气。
实验现象:①D物质由黑色变为红色;②无水硫酸铜粉末放入无色透明的E中得到蓝色深夜;③点燃的镁条伸入无色无味的F中,镁条继续燃烧,将生成的物质放入水中,有气体放出,并有白色浑浊物形成,该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通过分析回答:
|
(1)写出下列标号的物质名称:
A ;B ;D ;E ;F 。( 9 分)实验室里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再与澳反应制 1,2 一二溴乙烷。在制备过程中部分乙醇被浓硫酸氧化产生 CO2、SO2,并进而与B几反应生成HBr等酸性气体。
已知:CH3CH2OHCH2=CH2↑+ H2O
(1)用下列仪器,以上述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备 1,2 一二溴乙烷。如果气体流向为从左到右,正确的连接顺序是(短接口或橡皮管均已略去): B经A①插人A中, D接A②;A③接接接接。
(2)装置C的作用是。
(3)装置F中盛有10 % Na0H 溶液的作用是。
(4)在反应管E中进行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处理上述实验后三颈烧瓶中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A.废液经冷却后倒人下水道中
B.废液经冷却后倒人空废液缸中
C.将水加人烧瓶中稀释后倒人空废液缸中
( 9分)重铬酸钾(K2Cr2O7)是重要氧化剂,重铬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工业上常用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杂质为SiO2•Al2O3)为原料生产它。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用铬铁矿制 K2CrO7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涉及“碱熔”的主要反应为:
6 FeO•Cr2O3 + 24NaOH + 7KC1O3 = 12NaCrO4 + 3Fe2O3 + 7KCl + 12H2O
(1)使用粉末状铬铁矿的目的是。
(2)调节pH后,过滤得到的滤渣是(填化学式)。
(3)酸化Na2CrO4溶液时,其平衡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4)称取重铬酸钾试样2.500g配成500mL溶液,取出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 mL2mol/LH2SO4和足量碘化钾(铬的还原产物为Cr3+),放于暗处5min。然后加入100 mL 水,加人3mL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1200 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I2 + 2S2O2- 3= 2I-+S4O2- 6),用去20.00mL ,则该样品的纯度为。
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与普通铁粉具有不同的性质。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纳米级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固体产物不同,温度低于570℃时,生成FeO;高于570℃时,生成Fe3O4。
(1)写出温度高于57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中学教材中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完成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演示实验。实验中使用肥皂液的作用是。
(3)如果提供给你3支试管、水槽、蒸发皿、胶塞、导管、酒精灯及其必要的仪器和物品,请在答题卷的方框中画出你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包括反应时容器中的物质)。
说明:①本题装置示意图中的仪器可以用下面的方式表示。
水槽:试管:
蒸发皿:
玻璃导管:
或
(但应标示出在液面上或液面下)
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玻璃导管之间的联接胶管等,在示意图中不必画出。如需加热,在需加热的仪器下方,标以“△”表示。
(4)甲同学对实验后的黑色固体产物X含有哪些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取少量黑色固体产物X(假定成分分布均匀)放入试管中,加入盐酸,微热。 |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有少量气泡产生。 |
Ⅱ |
取实验Ⅰ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 |
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 |
Ⅲ |
取实验Ⅰ反应后的溶液少许,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 |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能确定固体X中存在的物质是,但不能确定X的成分,原因是。
(5)乙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后的固体产物是否存在Fe3O4设计下列实验方案:
①取固体样品m1 g,溶于足量的稀盐酸;
②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H2O2的和氨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③将②中所得固体进行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m2 g。
溶液X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1与m2的比值在范围内时,才能确定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Fe3O4。
已知氯气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为了探究SO2的漂白作用到底是SO2本身还是SO2与水作用的产物,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制备SO2气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的玻璃仪器名称为、;
(2)为了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实验装置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
①;②;
(3)按照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SO2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这说明品红褪色的原因不是SO2直接导致。为此,SO2能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的可能微粒有(不考虑水及水电离出来的粒子)。
(4)甲同学实验如下: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和NaHSO3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HSO3-和SO32-,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其理由是。
(5)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各20ml于两只小烧杯中,再分别一次性加入20ml0.1mol/L的Na2SO3溶液、20ml 0.1mol/L的NaHSO3溶液,发现加入Na2SO3溶液的品红褪色较快。
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请用“多”或“少”填写“”内容:
同浓度溶液 |
SO32- |
HSO3- |
H2SO3 |
褪色速度 |
Na2SO3溶液 |
多 |
少 |
少 |
快 |
NaHSO3溶液 |
较上面_________ |
较上面_______ |
较上面_______ |
慢 |
②根据实验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氨气是一种化工原料。
(1)请写出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中,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下表空格中。
B C
实验装置 |
实验药品 |
制备原理 |
|
甲小组 |
A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 |
|
乙小组 |
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 |
氢氧化钠的作用:氨水中存在平衡:![]() |
(3)请设计一个操作简单的实验,验证NH3·H2O是弱电解质。
。
(4)甲同学把制得的氨气溶于适量水中,得到稀氨水,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定其浓度。实验步骤:准确量取10.00mL稀氨水于锥形瓶中,加入20mL水稀释,滴加溶液作为指示剂(填“石蕊”、“酚酞”或“甲基橙”),将(填“0.020”、“0.05”、“0.1980”或“1.5”)mol•L-1盐酸装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停止滴定,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酸Vml。计算原稀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