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内需拉动就业、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等。
根据材料,对我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举措做出价值评价。(12分)
材料: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试述材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大学毕业生李某自愿到农村工作。他从桑蚕丝的市场需求出发,整合某村桑蚕养殖物资和人力资源,成立桑蚕养殖合作社,邀请母校专家向村民传授桑树改良技术,普及了桑蚕养殖新技术,推广桑树一步成园面积2 000亩。养殖户由此节省劳动力成本50%,增产蚕茧5 000公斤,增收10多万元。他为村民开辟了致富之路,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
材料 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粗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以服务于党更好地领导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和国家研究和制定了包括津贴、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助学贷款代偿、公务员招录、户口管理、一次性安置费等激励和保障措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应聘到村任职。
1.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李某为村民开辟致富之路所采取的措施。
2.结合材料,具体说明国家所履行的职能。
3.运用政治常识,完成表(要求对应填写相关内容)。
4.从人生价值观角度,谈谈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
材料一 在合肥市举办的“假如我是市长” 的活动中,几个中学生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市管理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小市长”的身份与市长对话。市长对他们建议逐条予以答复。
材料二 一名中学生到荷兰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的见面活动,发现会场上没有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他意识到这是对国家尊严的损害,立即找到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严肃地指出其错误。其后,组织者真诚地道歉,并迅速地在会场上升起五星红旗。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的有着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中学生的行为有什么共同之处。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全国县乡两级人大进行换届选举。这次选举涉及选民9亿多,涉及乡级政权35400多个,县级政权2800多个,选举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2008年2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对本轮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过程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某选区进行县人大代表选举,96%的选民们都投出了自己的一票。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意义?
(2)作为选民,应该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某超市保安人员甲怀疑顾客乙偷窃商场内的商品而报告了公安派出所,并强行拘禁了乙,乙提出抗议,保安称这是他应尽的义务,乙感觉受到了侮辱,大打出手,砸坏了商场的柜台和一部分商品。
请运用知识甲与乙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