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判断气候类型为(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 C.温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读图,回答题。
图示地区存在的生态破坏是( )
| A.土壤侵蚀 | B.土地沙化 |
| C.森林枯竭 | D.草原退化 |
图中A地区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 A.干旱时旱情加重 | B.暴雨时出现凌汛 |
| C.地势高容易出现霜冻 | D.夏秋易发生台风 |
C地区因侵蚀发展易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
| A.火山 | B.地震 | C.泥石流 | D.地裂缝 |
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题。
| 项目 地区 |
垦殖指数(%) |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 |
||
| 1950年 |
2000年 |
1950年 |
2000年 |
|
| 亚洲 |
14.7 |
17.5 |
0.31 |
0.14 |
| 欧洲 |
31.3 |
28.8 |
0.38 |
0.27 |
| 北美洲 |
12.0 |
12.4 |
1.31 |
0.81 |
| 非洲 |
5.8 |
6.3 |
0.87 |
0.27 |
| 大洋洲 |
2.0 |
6.0 |
1.21 |
1.84 |
| 世界 |
9.7 |
11.0 |
0.51 |
0.26 |
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
|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众多 |
2000年与1950年相比( )
|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
|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
|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
读下图,回答题。
图中反映出众多的岛屿和深入内陆的狭长海湾,形成这种海岸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板块挤压 | B.冰川侵蚀 | C.地壳下陷 | D.流水侵蚀 |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回答题。
英国( )
|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
| 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
| 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
| D.多数河流短,含沙量少,无结冰期 |
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
| 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
| 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 |
| 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 |
| 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 |
2011年4月,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国在我国举行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金砖五国地处东半球
②南非与巴西的人口均以黑色人种为主
③中国的经济总量在金砖五国中位居第一
④俄罗斯是金砖五国中唯一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