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吴顺恪六奇别传
清 王士祯
海宁孝廉查伊璜继佐,崇祯中名士也。尝冬雪,偶步门外,见一丐避庑下,貌殊异,呼问曰:“闻市井有铁丐者,汝是否?”曰:“是也。”曰:“能饮乎?”曰:“能。”引入发醅,坐而对饮。查已酩酊,而丐殊无酒容。衣以絮衣,不谢,径去。
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询其衣,曰:“入夏不须此,已付酒家矣。”曰:“曾读书识文字乎?”曰:“不读书识字,何至为丐!”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询其氏里,曰:“吴姓,六奇名,东粤人。”问:“何以丐?”曰:“少好博,尽败其产,故流转江湖。自念叩门乞食,昔贤不免,仆何人,敢以为污!”查遽起,捉其臂日:“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留与痛饮一月,厚资遣之。
六奇者,家世潮阳,祖为观察,以樗蒲①故,遂为窭人。既归粤,寄食充驿卒,稔知关河厄塞形势。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六奇请得见大帅言事。既见,备陈诸郡形势,因请给游札数十通,散其土豪,所至郡县,壁垒皆下。帅上其功,十年中,累官至广东水陆师提督。
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水行三千里,供帐极盛,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至戟门,则蒲伏泥首,登堂,北面长跪,历叙往事,无所忌讳。入夜,置酒高会,身行酒炙。歌舞妙丽,丝竹迭陈,诸将递起为寿,质明始罢。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将归,复以三千金为寿,锦绮、珠贝、珊瑚、犀象之属,不可訾计。
初,查在惠州幕府,一日游后圃。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问之,则以巨舰载致吴中矣。今石尚存查氏之家。(注释:①樗蒲:古代赌博。)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丐殊无酒容(酒:喝醉了酒) |
B.为具汤沐而衣履之(衣:衣服、履:鞋) |
C.我以酒徒目之(目:看待) |
D.帅上其功(上:向上奏报) |
下列选项中分别属于表现查继佐“施之恩惠”和吴六奇“知恩图报”的是:
A.吴生海内奇士以三千金为寿,邀至入粤 |
B.引入发醅,坐而对饮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 |
C.留引痛饮一月,厚资遣之备陈诸郡形势 |
D.帅上其功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六奇不同于一般人,外貌奇特,身为乞丐,别人请他喝了酒,赠给了他衣服,他却连声道谢都没有,就径直走了。 |
B.吴六奇认为自己成为乞丐的原因有:一是自己读过书,识得字;二是年轻时嗜好赌博,输光了家产。 |
C.吴六奇做乞丐时,他觉得行乞玷污自己的名声。后来,他步入仕途,多次升官,一直做到广东水陆师提督。 |
D.文章叙述了吴六奇的一些传奇经历,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性豪荡、熟地理、有韬略、知恩图报的奇士形象。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
⑵ 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
⑶入夜,置酒高会,身行酒炙。(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1,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2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埔,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3、齐威公4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5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疏,取池鱼,酿秫酒,瀹6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释】(1)吃酒渣喝淡酒。(2)采伐的木椽,不加雕饰。此指简陋的房屋。(3)吕尚,即姜太公。(4)即齐桓公。(5)指西汉淮阴侯韩信。(6)瀹(yuè),这里是煮的意思。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释舟楫之安 释:放弃 | B.岁比不登登:丰收 |
C.稍葺而新之葺:修补 | D.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遁:逃跑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醉则更相枕以卧 |
B.人固疑予之不乐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C.余既乐其风俗之淳其皆出于此乎? |
D.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从杭州调移到胶西,修复了一座残破楼台,他的弟弟苏辙为这座台起名“超然”。 |
B.苏轼修台游乐,在旧台的基础上略加修理,不劳民伤财,含有与民同乐之意。 |
C.本文可以明显地看出苏轼受儒家思想影响仍较深,在政治失意、物质匮乏时,积极向上,没有苦闷、失意之情。 |
D.文章写景生动,说理透辟,语言清新自然,行文如汩汩流泉,体现了苏文洒脱自如、纵横不羁的特点。 |
翻译下列句子
(1)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2)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一麋鹿。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弱冠以明经第,调隆州参军事。属邑豪蒲氏骜肆不法,州檄思贞按之,擿其奸赃万计,卒论死,部人称庆,刻石叹颂。迁明堂令,以善政闻。擢殿中少监,检校沼州刺史。会契丹孙万荣乱,朔方震惊,思贞循抚境内,独无扰。
尹思贞,是京兆长安人,20岁的时候因为通晓典籍而被推荐,补了隆州的参军。当时晋安县有姓蒲的豪族,横行霸道,违法乱纪。隆州的州官下文命令尹思贞查办,思贞查到了数以万计的奸行和赃物,最终根据律法将他杀了。州里的人拍手称快,刻在石碑上记载歌颂这件事。尹思贞升职当了明堂县令,凭着仁德从政而闻名。又升迁当了殿中少监,兼任沼州刺史。恰逢契丹孙万荣作乱,北方受到惊扰,思贞安抚境内,惟独未受惊扰。
神龙初,擢大理卿。雍人韦月将告武三思大逆,中宗命斩之,思贞以方发生月[注],固奏不可,乃决杖,流岭南。三思讽所司加法杀之,复固争,御史大夫李承嘉助三思,而以他事劾思贞,不得谒。思贞谓承嘉曰:“公为天子执法,乃擅威福,慢宪度,谀附奸臣图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承嘉惭怒,劾思贞,为青州刺史。或问曰:“公敏行,何与承嘉辩?”答曰:“石非能言者,而或有言。承嘉恃权而侮吾,义不辱,亦不知言从何而至。”治州有绩,蚕至岁四熟,黜陟使路敬潜至部,叹曰:“是非善政致祥乎!”表言之。
神龙年初,他被提拔为大理卿。雍州人韦月将控告武三思谋反。中宗皇帝得知大怒,命令处斩韦月将。思贞以正处在春天萌发滋长的月份,坚持上奏,请求不要行刑,改判韦月杖责流放到岭南。三思命令负责此事的部门不按照刑律而杀害韦月将。思贞又据理力争。承嘉应三思的要求,以其它事做借口弹劾思贞,不让思贞进入朝廷。思贞对承嘉说:“你是为天子而执法的,却擅自作威作福,漠视朝廷法度,媚附奸臣,图谋不轨,杀了忠良的臣子不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为所欲为吗?”承嘉惭怒,弹劾思贞,思贞被贬为青州刺史。有人问:“你不擅言辞,为什么与承嘉辩论呢?”回答说:“石头不擅说话,有时也要说。承嘉依仗权势侮辱我,在道义上不能受辱,也不知怎么就会说了。”他的治理很有政绩。青州境内有一种蚕,一年能够繁殖四次。黜陟使(官名)兼卫州司马路敬潜八月来到这里,见到蚕茧叹息:“ 如果不是为发推行善良的政治,又怎么会弄到这样呢” (这不是良好的政事导致出现祥瑞吗!)特意写表推荐思贞。
睿宗立,召授将作大匠,封天水郡公。仆射窦怀贞护作金仙、玉真观,广调工匠,思贞数有损节。怀贞让之,答曰:“公,辅臣也,不能宣赞王化,而土木是兴,以媚上害下,又听小人谮以延辱士,今不可事公矣。”乃拂衣去,阖门待罪。帝知之,特诏令视事。怀贞诛,拜御史大夫,累迁工部尚书。请致仕,许之。思贞前后为刺史十三郡,其政皆以清最闻。
睿宗即位后,征召他将作大匠,封天水郡公。当时的左仆射窦怀贞大兴土木建造金仙、玉真两观,使用了大量的工匠,思贞经常节约减少(用人量)。怀贞很愤怒,常责备思贞。思贞说:“你身居这样的要职,责任重大,影响广泛。你没有推广皇帝的圣明,反而大兴土木,媚上害下,又听信小人诬陷的话,污辱了大臣,如今我不可以再侍奉你了”于是拂袖而去。回家闭门很多天没有出来等待定罪。皇帝知道了此事,特地下命令让他办理公事。窦怀贞被处死后,任命他为御史大夫,不断升迁做到工部尚书。最后,上表请求退休,皇帝就同意了。他前后做了13个郡的刺史,都以政绩最清明而闻名。
(取材于《新唐书》)
注:发生月:(春天)萌发滋长的月份。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檄思贞按之按:审查 | B.三思讽所司加法杀之讽:讥刺 |
C.承嘉恃权而侮吾恃:依仗 | D.怀真让之让:责备 |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尹思贞“坚守正义”的一组是()
①思贞循抚境内,独无扰。②思贞以方发生月,固奏不可。
③慢宪度,谀附奸臣图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④是非善政致祥乎。
⑤仆射窦怀贞护作金仙、玉真观,广调工匠,思贞数有损节。⑥乃拂衣去,阖门待罪。
A.①③④ | B.②⑤⑥ | C.②④⑤ | D.①③⑥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尹思贞为官敢于惩办不法豪强蒲氏,在非常时期能采取措施安定一方百姓。 |
B.皇帝命令斩杀告发武三思谋逆的韦月将,尹思贞坚持认为不可,韦月将得以不死。 |
C.武三思授意加害韦月将,尹思贞坚持论争,因斥责帮助武三思作恶的李承嘉而遭到报复。 |
D.尹思贞指斥窦怀贞滥用权力、兴土木讨好皇帝,因此被关押而等候定罪。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擿其奸赃万计,卒论死。
(2)或问曰:“公敏行,何与承嘉辩?”
(3)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选自《报任安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甘霖亭记
韩日缵
甘霖亭者,为前太守荆公纪雨也。荆公守惠之明年,岁在壬戌,自夏五至秋七月不雨,田畴龟坼,郡之人戚曰:“不有播,其曷有获?”一月不雨谓之干,再月不雨谓之亢,一时不雨谓之槁,槁则无岁,无岁是无民也。太守荆公容有蹙曰:“天于民务殖之也,非天弃民,太守其不勤民,实弃守也!”
于是罪躬简事,禁酷徙市,损膳恶服。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徂郊,日行数十里,遍吁于群神。其衷疚,其词伤,其足疻,其形容憔悴。如是者日行之,不雨;旬行之,不雨。行之不辍,乃尔润风墨云密布并发,淹淹祁祁,自原野达于畎亩,无不优渥霑足者。三农慰望,百谷仰荣,咸欢然谓太守格于天而惠于民。郡人平越守张孟奇为甘霖之歌,绅衿之能言者和之。
无何,荆公以内计中考功令,郡之人戚曰:“民无岁,赖公以有岁,国人望公如望岁焉,奈何夺我公?”群走藩臬大夫御史台、都御史台为公留行。业裹三月粮,扣阍乞还我良守,不许。荆公去之日,日集万众,积公车不得发,两岸攀号至百里外。时余偕诸荐绅饯公州中,挥涕而别。诗云:“试看东江两岸哭,为官何必要封侯?”
郡人乃鸠工程物,作甘霖亭于江之浒。亭成,父老数十辈造韩子之庭请焉,曰:“伐石为亭以记太守之泽,不日成之矣。我辈登兹亭也,如瞻顾复焉,愿得子之言以勒诸石。”余曰:“公之雨我民也,渗漉于闾阎,沦渍于心髓,其为雨也非一日矣,乃公精诚所结,叩于天而天答之,泽于民而民戴之。”父老徘徊亭下,旦夕必祝。
公名之琦,镇江丹阳县人,万历甲辰进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月不雨谓之亢再:二,两个 |
B.无岁是无民也岁:岁月 |
C.行之不辍辍:停止 |
D.父老数十辈造韩子之庭请焉造:前往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甘霖亭者,为前太守荆公纪雨也绅衿之能言者和之 |
B.荆公守惠之明年不日成之矣 |
C.太守其不勤民其形容憔悴 |
D.自原野达于畎亩渗漉于闾阎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甘霖亭是太守荆之琦为求雨所建,亭子建成十多天后雨就落下,十分灵验。 |
B.求雨得雨,平越太守张孟奇写诗赞美,当地的士绅都说写得好。 |
C.在惠州老百姓的盛情挽留和向朝廷申诉下,荆太守终于暂时留了下来。 |
D.亭子建成,人们在一块石碑上刻下了韩日缵对荆太守的歌颂之辞。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农慰望,百谷仰荣,咸欢然谓太守格于天而惠于民。
(2)我辈登兹亭也,如瞻顾复焉,愿得子之言以勒诸石。请指出百姓尊敬爱戴荆太守的两个事例(可摘录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与尹师鲁第一书
欧阳修
某顿首师鲁十二兄书记。前在京师相别时,约使人如河上,既受命,便遣白头奴出城,而还言不见舟矣。其夕,及得师鲁手简,乃知留船以待,怪不如约,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临行,台吏催苛百端,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使人惶迫不知所为。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沿汴绝淮,泛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在路无附书处,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及来此,问荆人,云去郢止两程,方喜得作书以奉问。又见家兄,言有人见师鲁过襄州,计今在郢久矣。师鲁欢戚不问可知,所渴欲问者,别后安否?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六郎旧疾平否?
安道与予在楚州,谈祸福事甚详,安道亦以为然。俟到夷陵写去,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又常与安道言,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师鲁察修此语,则处之之心又可知矣。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然或傲逸狂醉,自言我为大不为小。故师鲁相别,自言益慎职,无饮酒,此事修今亦遵此语。咽喉自出京愈矣,至今不曾饮酒,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
秋寒矣,千万保重。不宣。修顿首。
(节选自《欧阳修集》)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绐:欺骗 |
B.沿汴绝淮绝:渡过 |
C.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戚戚:高兴 |
D.咽喉自出京愈矣愈:痊愈 |
下列“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 |
B.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 |
C.乃知留船以待 |
D.卒以吾郡发愤之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俟到夷陵写去,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
(2)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
(3)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 从这封书信中看出作者有哪些宝贵的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公于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亢礼。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今乃尔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不悛,当奏之。”押伴者惧,为之小戢。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是时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节选自《栾城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率饭僧慧林佛舍饭:吃饭 |
B.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败:毁坏 |
C.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属:连接 |
D.以虞水之再至虞:防备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B.至与钤辖亢礼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
C.害不及城,民心乃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D.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何为其然也 |
文章分别从哪几个方面称颂苏轼的?(简要概括,分点作答,不得照抄原文)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规范的现代汉语
(1)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
(2) 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3)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