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为验证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1)操作步骤:
①在l一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值依次稳定在5.6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的唾液l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
(2)结果见下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试管编号 |
l |
2 |
3 |
4 |
5 |
pH |
5.60 |
6.20 |
6.80 |
7.40 |
8.00 |
结果(颜色) |
++ |
+ |
橙黄色 |
+ |
++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①实验过程选择37℃恒温是为了排除 因素对结果的干扰,而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 ;
②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 ;
③如果2、3、4号试管均变为橙黄色,可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
④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宜pH值是 ;
⑤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性,进一步的实验措施是 。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每空1分)
(1)图中化合物名称为。构成此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为。E表示
,结构式为。
(2)该化合物是由个氨基酸分子失去个分子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
(3)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不完整不给分),该化合物是由种氨基酸组成的。
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0分每空1分)
(1)甲图细胞属于(原核或者真核)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2)乙图中结构1的名称是,其主要
由和组成。
(3)乙图中结构2的组成物质是和。
(4)乙图中结构4是,是绿色植物进行
的场所。乙图中结构11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每空2分)
(1 )图中X是,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
(2 )图中Ⅲ,Z是。
(3)染色质是由(以图中的字母或者符号表示)共同组成的。
下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在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A |
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 |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
① |
B |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
② |
加入![]() |
(2)B装置中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3)要测定B装置中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装置 |
方![]()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C |
③![]() |
④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下列A、B、C三张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⑵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⑷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甲________,乙______。
⑸图C表示了_____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