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煤的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煤的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 2H2(g) + CO(g) CH3OH(g);ΔH =-90.8 kJ·mol-1
② 2CH3OH(g) CH3OCH3(g) + H2O(g);ΔH=-23.5 kJ·mol-1
③ CO(g) + H2O(g) CO2(g) + H2(g);ΔH=-41.3 kJ·mol-1
总反应:3H2(g) + 3CO(g) CH3OCH3(g) + CO2 (g) ΔH=-246.4kJ· mol -1;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⑷已知反应②2CH3OH(g) CH3OCH3(g) + 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
CH3OH |
CH3OCH3 |
H2O |
浓度/(mol·L-1) |
0.44 |
0.6 |
0.6 |
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 ______ v逆(填“>”、“<”或“=”)。
②若加入CH3OH后,经10 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 = _________;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 = __________。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K
、Ca
、Cu
、MnO
、Cl
、CO
,现做如下实验:
①将少量固体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得无色溶液且底部有白色沉淀。
②过滤,向沉淀中加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
③取少量滤液,加入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HNO
,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白色固体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一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
(2)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如检验其是否存在,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中有一个演示实验: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 NaO
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可观察到脱脂棉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能得出的有关NaO
与水反应的结论是:a.有氧气生成;b.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碱金属的碳酸盐转化为氯化物时质量增大7.96%。则:
(1)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该碱金属的过氧化物 g溶于水,能中和5 mL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
(1)已知钾有多种氧化物:普通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和臭氧化物等。标出下列钾的氧化物中氧的化合价:
K2O________________,K2O2:________________,KO2:________________,KO3: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钾与过氧化钠性质类似,是强氧化剂,也是生氧剂,试分别写出K2O2与CO2和H2O(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超氧化钾是更强的氧化剂和生氧剂,试分别写出超氧化钾(KO2)与CO2和H2O(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都是歧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右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某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仪器本身连同水和干燥管以及其内的无水氯化钙的总质量为480.00 g。现将1.46 g某碱金属单质投入水中,立即用带有干燥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反应完毕后,测得整套仪器的总质量为481.25 g。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不用干燥管,测得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实际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