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7分)某位科学家通过培养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来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培养液中要充入5% C02气体的主要作用是                            
(2) 为了抑制细菌生长,培养液中需添加适宜种类和剂量的             
(3) 某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
肝脏小块,肝脏培养液,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           取培养皿2个,编号A、B,在A中加入肝脏培养液和肝脏小块,在B中加入   
                                                。培养肝脏小块一段时间。
②另取培养皿2个,编号甲、乙,分别加入等量的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和淋巴细胞。
                                                             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和结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植物的花药培养在育种上有特殊的意义,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无病毒植株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方面,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利用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植株时,选材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处于————期花药培养的成功率最高。为了选择该期的花药,通常选择————————的花蕾。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法,但是对于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的植物,需采用——————法,该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色。
(2)若要进行兰花无病毒植株的培育,,首先选择兰花的————作为外植体。从外植体到无病毒植株试管苗,要人为控制细胞的————和————过程。
(3)进行组织培养需配制MS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常需要添加————和——————等激素。欲利于根的分化,植物激素的用量比例应为——————。
(4)不同植物的组织培养除需营养和激素外,————————等外界条件也很重要。
(5)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下列各项中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的是——————,采用灼烧方法进行灭菌的是————。(答序号)
(1)培养皿(2)培养基(3)实验操作手的双手 (4)三角锥形瓶
(5)接种环(6)花蕾

世界各地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其遗传物质为RNA。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部分患者会出现突然高热等症状。我国已研制出甲型流感疫苗,该疫苗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疫苗生产株)接种于鸡胚,经病毒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浓缩、纯化、裂解后制成;卵清蛋白过敏者等人群不适宜接种。请阅读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的病毒,这种可遗传变异来源于________。该病毒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2)甲型流感疫苗属于________类型。如果卵清蛋白过敏者接种该疫苗,该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有可能会把疫苗当作________,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3)如人的体细胞膜表面嵌有________,则表明甲型流感病毒已侵入该细胞,则消灭该病毒首先要通过________。
(4)成功接种疫苗后,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一般不会患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流通关系示意图(图中△为有毒物质浓度百万分之一,即10-6),看图作

(1)从完成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简要说明生产者的重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kJ。
(3)根据图中数值计算能量从A到B、由B到C传递效率分别是____________,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再利用热能,因此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图中无机物箭头意指_____________和CO2等物质的流通过程。图中D是_______,通过它们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释放回空气中,由此可见D在保证物质流通中的再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5)在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始终与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进行。
(6)从生态因素的角度看,存在于____________中的有毒物质,经___________逐渐积累,因此_______越高的生物受害越大。

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指出A、B、C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3)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1是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3)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控制中心的是
(4)如果B图为大葱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5)B图细胞中没有,且与A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
(6)12所示的结构的化学组成为,它与染色体的关系为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7)合成酶的场所是
(8)若某细胞同时有AB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细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