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时发现:上个世纪20年代,苏俄国曾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曾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0年代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上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有九。”因此,“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下列哪项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A.洋布、洋棉,美观耐用,价格便宜
B.手工纺织无法与外国机器纺织抗衡量
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自由通商
D.中国关税低,有利于外国倾销其商品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实质是( )

A.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大生产
B.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
C.主要由私人投资兴办
D.受外商企业的刺激而产生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关于清朝闭关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B.其目的在于维护国内商品市场
C.是对外商加以种种限制的政策
D.其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