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三幅图片在当今世界许多地方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B.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起来 |
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 D.经济全球化渗透到百姓生活 |
导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多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倒幕力量得到天皇的支持 |
B.废藩置县,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
C.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掌握政权,大力推行改革 |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产生的最重要后果是
A.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
B.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基本确立 |
C.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
D.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莫洛科夫斯基是苏维埃俄国时期的一位普通农民,1918年秋粮食喜获丰收。当时他
对粮食的处理最有可能的是
A.剩余粮食无条件地交给国家 | B.余粮可用作饲料 |
C.余粮卖给集体农庄 | D.按国家要求交纳固定的粮食税 |
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的变化。其中引起1949—1957年我国粮食人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农田水利的兴修 |
C.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 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
五四运动的爆发、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三者最重要的基
本条件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B.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
C.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