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平山堂甩东坡韵  [南宋]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③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1)请简析“秋雨一何碧”两句写景的作用。
(2)“苹洲外”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3)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晚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
(2)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调 笑 令
[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
一声愁绝。
调 笑 令
[唐]韦应物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
无穷日暮。
(1)试比较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的异同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戴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就其中的两种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早寒有怀
盂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诗的题目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的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
答:
(2)本诗颈联、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 归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下列各题。(8分)
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荫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 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释】①箨龙:笋。②木笔:辛夷花。
诗人陆游字,是宋朝诗人,梁启超誉之为“亘古男儿一放翁”。
全诗描写初夏景色,着重突出一个“”字。
尾联隐含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对此诗理解、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首句“湖山”二字总领全篇,先从大处着笔勾勒环境。
B.颔联铺写水满、草深、鹭下、蛙鸣等典型的初夏景物。
C.诗的前六句极写幽静之美景,显现诗人怡然自得之乐。
D.最后诗人叹息老之将至旧友情断,落寞无聊之感顿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