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平山堂甩东坡韵  [南宋]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③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1)请简析“秋雨一何碧”两句写景的作用。
(2)“苹洲外”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3)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诗歌颔联、颈联写山居景色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了处士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暮春【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6分)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8分)
灞上秋居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 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这首诗中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你认为这首诗的颈联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鹊踏枝 过人家废园作
[清]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尺絮。
绣院深沈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枝,花开不合阳春暮。
【注】 ①自幼博通多才的龚自珍,嘉庆十五年(1810)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这阕《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
这首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请评析“孤花”这一艺术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