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孙中山指出:“想要中国进步,不但是对于政治,主张要革命,就是对于学问,也主张要革命;要把全中国人几千年走错了的路,都来改正,所以主张学问和思想都要经过一番革命……从前主张革命的时候,人人都说是要‘造反’。说到学问思想上,要去推翻他,就是要把思想反过来。”可见,孙中山的革命观()
A.指的是通过激烈方式改朝换代 |
B.专门指国家政治制度上的改变 |
C.指在国家制度上终止君主的垄断 |
D.包含武力革命、思想文化革命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
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
A.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 |
B.以金银钱币为主所以珍贵为宝 |
C.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影响增大 |
D.古代货币制度出现了根本变化 |
柏拉图认为,让哲学家的智慧受缚于法律僵硬的形式和教条,就等于让真知识服从于“意见”,让大智慧屈从于习俗与偏见。法律是因为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设立的,而哲学家却没有这样的缺陷。柏拉图的上述观点()
A.提倡哲学家主导法律的制定 | B.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威 |
C.表达对现实不良政治的不满 | D.开创理性主义的传统 |
公元前326年,罗马波提里阿法案规定债权人不得因债务私自拘禁负债人。类似政策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也曾出台。这一规定()
A.协调了奴隶主和奴隶间的矛盾 |
B.明确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 |
C.使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得以巩固 |
D.使公民法日益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