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24—25题:
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

A.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B.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措施是(  )

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由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因素
C.农业技术 D.交通运输

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环境污染加剧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

A.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B.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C.差异性和整体性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某地位于晨昏线上,若该地昼长夜短,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则该地的纬度范围(X)为

A.50°<X≤70° B.23.5°<X≤50°
C.50°≤X<73.5° D.70°<X≤73.5°

在利用GIS将某流域河流流向矢量化时,不同的流向赋予不同的数值。如图甲所示,若某处流向向东则在该处标为“1”,向西则标为“16”,向东北则标为“128”,依次类推。图乙示意某山区局部河流流向矢量图。阅读材料,下列四地中,最可能有一条东西走向分水岭的是

2013年浙江省余姚经历“水火两重天”的气象灾害。8月持续高温,10月严重水灾。下图表示10月7日台风“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陆时,浙闽两省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阅读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2013年8月余姚平均气温高于福鼎,其主要成因是

A.受副高影响大 B.月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C.多阴雨连绵天气 D.受暖流影响

“菲特”期间,余姚降水量大于福鼎,其主要影响因素

A.地形 B.台风 C.冷锋 D.暖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