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甲、乙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国家:甲地南面临________洋,乙是__________(国家)。
(2)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_图,其所示区域范围较_________(大或小),图示内容较_________(简单或详细)。
(3)就五带而言,甲区域们于_________带,乙区域位于_________带,图甲区域位于图乙区域的_________方向。
(4)图甲国家南北距离大约是_________。
A.290千米                               B.190千米
C.400千米                               D.600千米
(5)今年4、5月份,甲地某火山多次喷发,喷发的火山灰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欧洲的运输业受冲击很大,其中损失最严重的是_________。
A.海洋运输                              B.航空运输
C.内河航道                              D.高速公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甲图是安徽某地种植业播种面积变化,乙图是该地种植业产值结构变化,两图中A都代表1999年情况,B都代表2007年情况。据图分析:

2007年,该地蔬菜播种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

A.30% B.40% C.50% D.60%

近8年来,该地土地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读图9-9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     作用。
(2)图中箭头②说明大气对地面具有     作用。
(3)图中A比无云时大气温度较  ,主要原因是      
(4)图中B比无云时大温度较   ,主要原因是        
(5)由此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是       

读“两幅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曲线沿方向延伸,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由图中温度分析,该地正值季。图示东部等温线向东北方向延伸,说明受影响较大,图示西部等温线向西南方向延伸,是受因素的影响。
(2)分析图B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并解释成因。

下图表示我国北方某地阴天和晴天时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后回答: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的气温曲线是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这是由于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这是由于
(4)霜冻多出现在晴天的夜里,这是由于

读下图及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生态农业布局的国家。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古老的生态农业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这种农业布局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在我国一些地区的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为燃料,然后再用沼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1)按农业地域类型,“桑基鱼塘”属于___________农业,这种农业类型能使_________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将农业与副业生产紧密联系,取得了___________效益、社会效益和_____________效益的统一。
(2)该文化景观属于()

A.自然景观
B.物质文化景观
C.精神文化景观
D.非物质文化景观

(3)该系统景观是一个人类活动顺应___________规律,并充分利用___________的生动例证。
(4)“桑基鱼塘”最早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后来太湖平原等地也逐渐出现了这种生态农业形式,在文化扩散上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扩散,扩散的前提条件是后来的地区与珠江三角洲有着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