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将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材料二: 1963年,图甲中湖泊的面积有2.5万平方千米,但到了2007年,面积不到2000平方千米。专家预测,如果不对该湖采取切实有效的拯救措施,20年后可能从地球上消失。
材料三:图乙为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
试分析图甲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引起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失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下图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1)由于什么原因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
(2)利用洋流的规律,解释专家担心浮油“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的原因?
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回答问题。
(1)导致珠江流域径流总量远远大于淮河流域的主要原因?
(2)珠江流域径流总量大,但是其水资源利用率远低于淮河,其主要原因?
(3)珠江中下游地区在冬季常受出现“咸潮”,导致其出现“咸潮”的主要原因?
下左图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右图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
(1)左图所列国家中,1990年,我国石油进口地区中比重最大的地区是________。
(2)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我国在国内应采取哪些措施?
(3)右图中,乙烯生产比重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________。与华东地区不同,华北地区乙烯生产比重大的因素是________。
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在高原的河谷地带发展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
(2)高原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有________。
(3)在高原东南部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下列不属于“三江”的是
A.长江 | B.黄河 | C.淮河 | D.澜沧江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不同地点测得的径流变化曲线图和E点以上流域的降水量变化曲线图。
(1)E河段的汛期在 季,补给方式主要为 。
(2)简要说明G曲线较平稳的原因以及与流域防洪防汛的关系。
(3)简要分析G河流河口地区形成世界著名大港的有利区位条件。
(4)分析E、G两河段及流域的开发利用条件与方向,完成下表。
河段 |
开发利用 |
流域 |
|
地形、气候条件 |
农业发展方向 |
||
E |
|||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