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兴起并向全球扩展,世界市场日益扩大,世界最终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阅读右边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第—次丁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成果是什么?②这发明成果首先出现在哪一个国家?(1分)③这一发明成果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么时代?(1分)④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2)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哪两个国家?(2分)②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絍,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卷八
材料二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窑址更是遍及全省各地。唐五代时期,浙江青瓷空前繁荣,越窑生产的精品被称为“秘色瓷”,被诗人誉为“千峰翠色”、“捩翠融青”、“嫩荷涵露”、“古镜破苔”,其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越窑日趋衰落,龙泉窑成为“民窑之巨擘”。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更成为当今世界热门藏品。
——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
材料三“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 、“告缗”。“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汉代晁错
材料四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纳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特征?简述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
(3)材料三反映汉代对“贾人”实行什么政策,晁错的理由是什么?
(4)依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国际贸易”有什么特点?依据当时的国家政治特点分析其原因。

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三
材料二民族的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的,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遵循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道路前进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区域自治。依据这个总原则和大前提,一切聚居的少数民族,都有权利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按照本民族大多数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袖人物的志愿,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这就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乌兰夫《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报告》
材料三 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 ……《基本法》共160条,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体现,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原则;保持香港稳定的原则;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
——汤应武《1976年以来的中国》
材料四民族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民族之间的差别可以分为结构性差别和文化性差别两类。结构性差别就是指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别,……世界上许多民族之间爆发的冲突都是由结构性差别扩大成群体性冲突的。……但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差别,(注:西部民族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民族分裂分子常常恶意地夸大这种差距,并且歪曲差距产生的原因,使之成为引起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切实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和交往,在各族群众中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宗教观念、国家观念和公民观念,从而夯实民族团结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
——《“7·5”事件改变不了新疆民族团结的大局》2009.07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什么制度?该材料反映出此制度的哪些特点?
(2)写出“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得到正式确认的标志。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中所述制度在主要目的上的共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一国两制”是怎样协调国家与地方利益的?
(4)结合材料四分析,从长远看,要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三项制度的创新具有怎样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
材料二: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以上材料皆据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据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材料四:欧美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指数为100)

材料五: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在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哪三大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为什么说“克服专制王权”是促进英国经济“继续前进”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二战后,“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成果体现?
(4)根据材料四、五,谈谈为什么“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4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1998年,吉林省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80%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还有的地方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在选举中获得法定的当选票数时,即为正式当选。
(1)“第一次大革命”是指什么?指出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推动“第二次大革命”到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这次“大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
(3)“第三次大革命”后,新中国在建立民主国家的过程中创立了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
(4)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何新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历史照片和第一手的文字材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呈现历史的真实。请阅读以下图片和文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 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发布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四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材料五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罗斯福(1936年)
请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主要特点。
(3)材料二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4)根据材料三、四,归纳罗斯福新政实施的主要措施。
(5)依据材料五及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