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 |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个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
下图表示较强光照且温度相同以及水和小球藻的质量相等的条件下,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一段时间后,以下相关比较不正确的是
A.Y2的质量大于Y3的质量 | B.④中小球藻的质量大于①中小球藻的质量 |
C.②中水的质量大于④中水的质量 | D.试管①的质量大于试管②的质量 |
下列对杨树在光照条件下体内有关物质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肉细胞内,ADP和Pi不断地由叶绿体的基质向基粒囊状结构薄膜移动 |
B.单位时间内叶片从气孔释放的氧气量不可代表该叶片光合作用实际总量 |
C.根细胞产生的CO2进入土壤和土壤中的K+进入细胞液穿过的生物膜层数相同 |
D.形成层细胞内的丙酮酸和[H]不断进入线粒体,ATP可由线粒体移向核糖体 |
脲酶能使尿素分解成氨气和二氧化碳。右图表示脲酶催化尿素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A.曲线1表示的一定是尿素浓度的变化 |
B.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尿素在大约20 min后分解完 |
C.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温度 |
D.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 |
中国樱桃花粉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的萌发率(%)不同,实验小组记录的数据如下:
根据以上数据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与水相比较,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
B.培养时间相同,在一定范围内,花粉的![]() |
C.蔗糖溶液浓度相同,在一定范围内,花粉的萌发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
D.蔗糖溶液浓度越大,培养时间越长,花粉的萌发率越大 |
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④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
⑤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⑥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A、0项 B、1项 C、2项 D、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