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不了解当今世界,就难以全面认识中国。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和身影,是我们中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
材料一  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一个美国家庭做了“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试验,结论是:没有中国产品,也可以生活,只是生活会变得艰辛。中国不仅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2001年以来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使用外资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广阔市场。30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说:“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多次公开阐明: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理念。两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双边和多边合作,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1)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国有信心让世界认识中国的理由。(3分)
(2)中国提出建设“和谐世界”新理念有何意义?(4分)
(3)指出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并以近年来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事实,说明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正确性。(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11年增加64万人。“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力资源增长进入一个高峰期。据预测,2012年18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约在1700万人左右。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外留学和失业人员纷纷返回国内就业,国内企业招聘明显减少。与此同时,在广大农村还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
材料二在全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而高级工和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则明显不足,无技能和低技能的劳动力严重过剩,青岛一家模具厂开出16万元的年薪求聘一名模具工,应聘者却廖廖无几。在浙江这个制造大省,机械设备装配工供需缺口为1:7,焊工供需缺口为1:8,数控车工供需缺口为1:21。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分别了什么问题?(6分)
(2)试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面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什么对策?青年学生应如何端正自己的就业观?(10分)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节能减排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企业长期不懈的努力;更需要普通百姓的支持。
材料一 “节能减排”工作开展十年来,北京市能源消耗呈现总量下降的趋势,下图为能源消费构成情况。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图中的市场主体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材料一 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年份
1978年
1990年
1994年
1996年
2005年
2009
基尼系数
0.18
0.34
0.37
0.424
0.45
约0.46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为过分平均状态,0.3—0.4属于正常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材料一所反映问题的合理对策。

材料一 2013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今年第一季度三个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第l季度,虽然居民收入情况向好,但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居民的储蓄意愿更高,消费意愿降至1999年来最低。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1)结合材料一分析导致我国居民消费意愿降低的原因。 (6分)
(2)运用有关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前社会问题多发凸显,食品安全、社会分配不公、房屋拆迁,交通拥堵、医患纠纷等问题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对党的执政能力、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和基层管理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材料二 “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民意的标尺上,镌刻着民众对政府的评价、对未来的希冀。面对新时期民众的新诉求:物价、住房、分配、上学、就业、养老等问题,我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给予了高度关注。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党和政府、社会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的要求。(8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的理解。(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