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13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今年第一季度三个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第l季度,虽然居民收入情况向好,但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居民的储蓄意愿更高,消费意愿降至1999年来最低。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1)结合材料一分析导致我国居民消费意愿降低的原因。 (6分)
(2)运用有关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及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互联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重大科技发明,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注:最先被互联网改变的,是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的服务环节,淘宝、微店、打车软件、P2P、O2O等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既方便了大众生活,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也成为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人们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增强了公民的民主意识。人们还通过网络汇聚并推动民意引导社会舆论,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则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服务着公民的生活。
材料三:近年来,“互联网+”又显示出强大的威力。“互联网+”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从文化领域来看,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院线、电商平台、知名书店、低票价演出、电影展映、图书阅读、动漫游戏等文化消费信息,促使大众参与数字化文化消费;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及运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电商企业可以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下表中的案例,分析互联网技术革命对企业发展发挥的作用。

案例
《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A企业建立联络中心,通过QQ、微信、邮件、电话、手机等方式连接每一个客户,建立企业专属的客户关系网,随时与客户互动。

B企业用互联网思维经营企业,潜心做好产品,将客户转化为"粉丝"

C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 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D企业通过对互联网提供的海量数据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成功实现跨国经营。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互联网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4)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抢红包”是2015年春节期间最热门的话题,但事实上,社会各界对此存在一些争议。
●反方:冲淡年味
“抢红包”让商业活动冲淡了年味。“抢红包”让很多人耗费了大量时间在网上.而忽略了过年的团圆氛围。对于老年人而言,当晚辈们无论吃饭还是聊天时,都低着头看手机,难免会让他们失落。
■正方:回归本质
“抢红包”恰恰让过年的红包回归了本质。现在过年发传统的红包,往往几十块拿不出手,至少百元以上,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网络红包这种形式很好,几块钱、几毛钱都可以,互不攀比,大家就是图个吉利,既增添了过年的氛围,也增进了亲友间的友谊,是好事。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抢红包”现象引发争议的原因。
(2)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谈谈你对“抢红包”现象的认识。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A市政府把“求真务实,行政为民”作为该市工作的重要目标,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实践活动。
材料一:通过研究和学习,他们深刻认识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政府工作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给经济转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当下,A市政府工作中的越位、错位甚至空位,造成权责不统一;官员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的工作方式,会带来社会风险;同事不同办会成为腐败的诱因;政务信息不畅通,影响政府公信力。所以,政府权力的行使体现人民的利益就显得很重要。
材料二:A市经济转型中,群众对旧城住房改造和环境资源问题的反映尤为突出。市政府采取具体措施,下大力气逐步予以解决。政府组织各部门制定规划,分批拆掉棚户区,进行旧城改造,打造“百姓新居”工程。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减排项目运营管理,关闭城区附近的高耗能、高污染小企业,淘汰落后冶炼生产线,积极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信息咨询、宣传培训等服务,加强经验交流,共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推动建设两型社会。
(1)针对材料一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为了维护人民利益,A市政府应该怎样行使权力?
(2)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市政府在工作实践中是如何维护人民的利益的?

材料一:2014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统计数据(下图)

注:2014年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增加1805万人;城市居民收入增长6.8%,农村居民增长9.2%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上述成绩的。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更好的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2)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推动作用。请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材料一:和谐社会、公平优先、效率兼顾。根据《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改革后,央企负责人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其薪酬水平将不超过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到8倍,薪酬差由12倍降至7到8倍。这样的薪酬结构,进一步缩小了普通职工与企业高管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又考虑到了对企业负责人的激励。
(1)结合材料一,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分析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企业制度不完善,产权关系界定不明,政企政资还没有真正分开;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体制落后,薪酬和职务消费过高;“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群众意见强烈。
注:“三项制度”改革是指正在推进中的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工资分配的制度改革。
(2)运用相关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