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 |
B.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
C.《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的贪欲 |
D.西欧封建政府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探险活动 |
“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五车白银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这五车白银有可能来自于
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 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 | 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
布罗代尔写道:“英国农村被纳入市场网络之中,直到19世纪初为止,它成功养活城市与工业居民点……英国农村形成国内市场的主体,而国内市场是正在起步的英国工业首先与天然的销售场所。”以下阐释与布罗代尔的这一历史叙述不吻合的是
A.英国工业化的天然市场只是在英国农村 | ||
B.圈地运动的进行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
C.农业的发展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
D.农业经济的市场化是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条件 |
19世纪60年代,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70年代,该厂有了较大发展,80年代因受外商排挤而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发昌机器厂的兴衰说明了
A近代民族工业只在19世纪获得发展空间
B中外合资才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C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昙花一现
D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直接威胁民族工业的生存
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 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
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